寻根

11.09.2014  18:11

作者:李硕

十多年前,我们家住在汉口的北面,家门口有一条长堤,人们叫它张公堤,堤下的草地是我小时候的乐园。如今童年的记忆许多都已褪色,那儿却依旧亮丽如新。

数年之前,我在中学的课堂中认识了这个被叫做张公的人:晚清洋务派重臣、湖广总督。在任期间,他广开新学、改革军政、振兴实业,使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成为洋务运动中心和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发祥地之一。湖北武汉的现代化发展之路,由张之洞开始。

当我走进武汉大学,竟有些意外地发现,这所伟大学府一百二十年历史的源头便是张之洞创办的自强学堂。“先选两湖人士, 肄业其中, 讲求时务, 融贯中西, 研精器数, 以期教育成材, 上备国家任使”。1893年,张之洞奏立自强学堂, 开启了这座百年名校的光荣之路。

今年暑假,我有幸参与了学院组织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追寻先贤足迹,弘扬武大精神”,使我有机会踏上了这次寻根之旅。

与寻一人之根、一家之根、一族之根不同,这一次,我们探寻的是武大的自强之根,也是武汉这座城市的振兴之根。在武汉钢铁厂博物馆里我们看到了一段陈久的铁轨,铁轨上的文字清楚地表明了它的身世:汉阳铁厂。1889年,张之洞由两广总督调任湖广总督,至1906年升任军机大臣,督鄂长达十八载。1890年诞生的汉阳铁厂是张之洞创办的洋务之一,其又是众多洋务中最具基础性地位和重要影响力的实业,它是当时中国第一家,也是整个亚洲最大的现代化钢铁企业。张之洞建造这家工厂耗时3年,雇佣了许多外国专家,因此在当时看来它所建立的高炉都是极其先进的,而在汉阳铁厂旧址我们看到了一块镌刻着“华夏钢源”的基石。

张之洞带给这座城市的变化是巨大的,继1890年汉阳铁厂高炉开建之后,同年开办湖北枪炮厂,1892年开办湖北织布局,1893年修建大冶铁路,1898年1月奏请设立粤汉铁路总公司……张之洞主政的这十余年,武汉兴建了56个工矿企业,其工业地位一度仅次于上海而高于天津、广州。生产的发展带来了贸易的繁荣,发达的制造工业、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加之张之洞进步的经济思想,使得武汉一跃成为了华中地区乃至全国的商贸中心之后,贸易额最高时能占到全国的10%,三镇之中的汉口自那时有了东方芝加哥的美称。

当然,张之洞留给后世最宝贵的财富还是对近代教育所做的贡献。其明确指出:“中国不贫于财而贫于人才,不弱于兵而弱于志气”,“人才之贫由于见闻不广,学业不实”。有鉴于此,张公提倡“设文武学堂”、“酌改科举”、“停罢武科”、“奖励游学”等以发展教育事业,1890年设两湖书院、方言学堂、湖北舆图总局,1893年创自强学堂,1896年办储才学堂、武备学堂,1897年设农务学堂,1901年开学务处总理湖北全省学堂事务,1902年建湖北师范学堂……在任期间,张之洞不仅大力开设新式学堂,更参与制定了影响深远的“癸卯学制”,推动了清末“废科举、兴学堂”的大变革。

武汉大学的前身自强学堂建于1893年11月,十年之后也就是1903年并入方言学堂。中华民国建立以后,1912 年在方言学堂基础上成立了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后又经过国立武昌师范大学、国立武昌大学、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国立武汉大学等阶段的演进,历经多次分剥和联组发展为今天的武汉大学。当年,张之洞认为“盖闻经国以自强为本”、“自强之道,以教育人才为先”而命名“自强学堂”,如今这“自强”二字也成为武汉大学校训之首。

我们回首那一段内忧与外患交织、新愁与旧恨共存的过往,回望那一段屡屡失败受挫、屡屡开拓探索的历史,回溯那一段群雄逐鹿、众川赴海的岁月,感受着这所学校曾经的艰难和荣光,体味着这座城市曾经的衰落和兴盛,触摸着这个国家曾经的苦难和辉煌。在大动荡和大变革的年代里,张之洞和其余所有的有志之士,为了民族的发展和复兴,为了拯救国家于水深火热付出了自己毕生的心血。

而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仍然还在路上。

作为武大学子,我们要做的便是将自己的学识和才能贡献于中国富强的伟业,正如张之洞学堂歌中所说:“众同学,齐奋往,造成楚材皆贤良。文善谋,武知方,学中皆是国栋梁。

(编辑:冯林)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