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香菇产值40亿元 地标产品成湖北“富农”良药

17.11.2015  23:00

  王兴於(左一)在荆楚网直播间接受访谈。(摄影记者 王振栋)

  荆楚网消息(记者 赵莎莎)“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价值的体现,离不开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指导及龙头企业的带动。”11月17日下午,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兴於在荆楚网直播间接受访谈时表示,为引导和培育湖北省地理标志产品发展,湖北省着力在“产品挖掘和培育与生产技术标准化相结合、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与保护性开发相结合、适度开发与加强监管相结合”上下了功夫。

  随州是湖北省香菇种植大市。“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过程中,湖北省质监局引导当地开展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推行栽培种养、生产加工、产品开发综合标准化,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地标产品品牌价值最大化。”王兴於表示,通过三年的示范区建设,随州香菇已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据香港市场65%以上的份额,2013年实现产值40亿元,实现产量5.5万吨,实现出口创汇5亿美元,带动菇农12万人从事标准化栽培,既稳住了在全国的龙头地位,又引领了随州市、湖北省乃至全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湖北省坚持重点产品挖掘和培育与生产技术标准化相结合,目前,湖北省地理标志保护的141个产品中,已有77个制定了省级地方标准,占比54.6%。其中,2014年至2015年新增制定了35个地理标志产品专项标准,并有10个产品已列入2015年省级地方标准制修订立项计划。

  同时,湖北坚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与保护性开发相结合。通过大力开展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推行栽培种养、生产加工、产品开发综合标准化,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支持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性开发,实现其流通市场化、品牌价值最大化。

 

(责任编辑:连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