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择师三十六计:更年期不要 已婚已育受追捧

07.09.2014  14:10

  制图董超

    又到开学季,尽管教育部门再三强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以办重点班、实验班、快慢班等名义进行招生,但家长们最关心的仍是自己的孩子会分到哪个班级、遇上哪位老师。为了择班择师,家长们更是使出“三十六计”,俨然私家侦探,将每个老师的底细摸个一清二楚。

    为择班上演“读心术

    家住东亭的孙老师是武昌一所知名小学的班主任。最近,她发现自己的QQ空间和微博里多了一位忠实粉丝,这个粉丝几乎把她每篇日志、每条说说都看完并留言,连6年前她写的一篇日志,都被这位粉丝扒出来了。她的微博从第一页起,共500多条,每条必被点赞或评论。她觉得很奇怪,加了这个粉丝私聊,才发现原来这是位低年级的学生家长,孩子今年将升到她的班,家长通过她的QQ和微博,先来探个底。

    “那我符合您的要求吗?”孙老师开玩笑地问这位家长。

    “我觉得您太情绪化了,我还得再考虑下。”家长给出的理由是,孙老师有一天发了条说说,内容是“今天心情不好,一整天上班都昏昏沉沉的。

    孙老师告诉记者,那段时间,家里出了一些事情,心情的确很受影响,但她并没有影响工作。

    家长择师“九不要

    水果湖一所知名初中教导主任谈起一位家长时更是哭笑不得。为了给孩子找个好班主任,这位家长绕了一大圈关系,还定了一大箩筐条件,将条子递到他手里。他一看傻眼了,“九不要”原则白纸黑字:1、太年轻的不要。没有经验管不好班级。2、没生过孩子的不要。因为很快就要生孩子请长假。3、刚生孩子的不要。照顾孩子耗费太多精力,没时间顾班级。4、身体不好的不要,经常生病请假班级没人管。4、45岁以上的不要。管理理念陈旧,万一更年期遇上青春期,那叫一个乱。6、非主科教师不要。上课时间少,对孩子情况不了解。7、没有三年班主任经历的不要,经验少做不长久。8、性格内向、脾气古怪的不要。与家长孩子无法沟通。9、家里条件太好的也不要。工作容易缺乏责任心。

    看完这些条件,这位教导主任只好回告家长,建议她换个学校:“我们这里实在没有老师符合她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