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体验:持他人身份证在14家银行网点办卡10张

09.04.2015  20:12

   

    在经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记者分别使用4张长相不同的同性身份证,走访14家银行网点,在其中10家网点办卡成功。

  近日,新京报曾报道市民付先生卡未离身,卡内的3万余元丢失。经调查,付先生名下还有一张其不知情的银行卡,正是这张卡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分22次将3万余元转走。付先生称,其身份证曾经丢失。银行方表示,开卡人为一男子,银行按照规定对信息进行了核实,但对于是否仔细识别长相及其他信息等,未给出正面回答。

  持他人身份证是否可以办理银行卡?银行是否会对办卡者身份信息进行核实?新京报记者随机走访工行、农行、交行、建行等数家银行的14个网点,在经过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分别使用4张长相不同的同性身份证办理借记卡,其中共在10家银行网点办卡成功。这些银行工作人员有的并未询问办卡者是否为身份证持有者本人,也有的虽提出疑惑,并进行了一些核查和比对,但仍为记者办理了借记卡。

   未仔细核实办卡者相貌便开卡

  银行:中国银行华贸中心支行、招商银行华贸中心支行、招商银行玉泉路支行、交通银行翠微路支行、北京银行燕莎支行、北京银行永定路支行

  4月2日,朝阳区大望路附近的一家中国银行,记者拿一张同性朋友的身份证尝试办理银行卡。在银行大厅填写资料表后,便等待叫号。

  轮到记者办理业务时,柜台内的工作人员接过资料表及身份证,并未询问办卡者是否为本人,便开始在电脑上录入信息。记者注意到,在办理银行卡的过程中,该名工作人员并未仔细打量办卡者的相貌与身份证上的照片是否一致。最终,交费6元,记者用别人的身份证成功办理到一张中国银行借记卡。

  在大望路附近的一家招商银行,记者遇到的情况同中国银行类似。同日,记者持上述同性朋友的身份证走进该家银行,在银行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先在pad上录入了电子资料,随后走到专门办卡的柜台前,交费10元,顺利拿到了一张招商银行借记卡。从走进银行到办卡成功离开银行,并未有人询问记者是否本人办卡。

  4月5日,记者换用另一张同性朋友的身份证,来到位于海淀区玉泉路附近的一家招商银行,办卡过程与上述情况基本相同,从走进银行到拿到新办理的借记卡,银行内并未有任何工作人员询问是否本人办卡,也未仔细观察记者的外貌与身份证照片是否相同。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海淀区翠微路附近的一家交通银行、朝阳区亮马桥附近及海淀区永定路附近的两家北京银行。

   质疑是否本人身份证后仍开卡

  银行:中国银行永定路支行、中国建设银行玉兴支行、中国工商银行麦子店支行、中国工商银行玉东支行

  4月5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海淀区永定路附近的一家中国银行,在取号机拿号时,一旁的工作人员询问记者是否为本人办理业务,记者称是本人,随即开始填写申请单。在窗口办理业务时,窗口内工作人员曾拿着身份证比对办卡者长相,但并未对记者提出质疑。交费10元后,记者拿到了一张中国银行的借记卡。

  当日下午,位于玉泉路附近的一家中国建设银行内,同中国银行类似,工作人员询问了是否为本人办卡,记者回答“”后取号等待。前往柜台后,柜台内工作人员拿着身份证同记者比对了约2分钟,之后念叨着感觉长得不像,但仍旧为记者办理了借记卡。

  4月4日下午,在朝阳区麦子店附近的一家中国工商银行,工作人员先是对照身份证上的照片打量记者的长相,并让记者摘掉眼镜进行核查,但最后仍为记者办卡。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海淀区玉泉路附近的一家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