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郭家庙春秋曾侯墓地出土战国平民私印(图)

14.01.2016  11:01
图为:郭家庙出土的青铜印章。(记者海冰摄)

  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埋葬着三位春秋早期曾侯,记者昨悉,就在同一个区域,考古工作者同时发掘了三座战国晚期小型墓葬,并出土一方青铜私印。

  现场考古工作者称,这方战国晚期的私印,其上刻着篆体“期淈(gǔ)”二字,应是墓主人名字。此前在我省九店东周墓地728号墓,也出土过一方铜印,其上刻“兢人之鉨(玺的异体字)”,则应是一枚官玺。“先秦时代古玺以传世品居多,这方战国私印出土于墓葬,对研究古代印章文化有重要意义。”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武汉大学教授罗运环说。他还指出一个有趣的现象:“”字专指帝王之印,是秦代才开始的,就像“”用于皇帝自指也是秦代首创。在先秦,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用“”,因此后来的研究者还将战国时期的印分为官玺、私玺、吉语玺等类别。

  省博物馆馆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称,出土这方铜印的战国晚期墓葬,就与郭家庙春秋早期曾侯墓葬在同一区域,墓主人身份应为平民,曾国历史的变迁从中可窥一斑。方勤称,在春秋中晚期,楚人占领了郭家庙一带,曾国都城迁至现随州一带,后人在此下葬时或许并不知此处埋葬着几位曾侯。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