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伍家岗区“转危为机”振兴龙狮文化品牌

19.03.2015  12:13

  祥龙升腾,雄狮翻滚,昨日,伍家岗区民间艺人杨开林带着他的龙狮队亮相庆典,赢得阵阵喝彩。目前在伍家岗区,像杨开林这样的龙狮骨干近50人,在他们的带动下,16个村建起了近40支舞龙舞狮队,传统技艺正焕发生机。

  杨开林被乡亲们称为“狮子王”,是宜昌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他领队的龙狮有着“宜昌第一龙、第一狮”的美誉。可“狮子王”也一度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伍家岗区民间文化资源丰富,龙狮竞技极受群众喜爱。但随着农村城市化,乡村龙狮艺人越来越少。转危为机,伍家岗区建立起民间艺人发现、培养、扶持机制,帮助杨开林等艺人购置龙狮道具,建训练场地,依托一批龙狮老艺人成立伍家民间艺术团、龙狮协会,揽聚了51支特色队伍,成员近1000人,对这些队伍分开活动训练,再集中宣传策划推出。

  翻、滚、跃……这些高难度动作,以前的伍家龙狮中不常见。2001年,伍家岗区通过省体育局请来国家级龙狮教练,在传统龙灯套路的基础上编排竞技龙灯,当年参加全国第四届舞龙锦标赛摘得优秀奖。组织人员参加全国龙狮教练员、裁判员培训,对舞狮队伍进行重新编排,伍家龙狮更具竞技性和观赏性。

  伍家龙狮的舞台越舞越广阔,连续8年参加宜昌市元宵文艺汇演,多次参加宜昌市国际龙舟拉力赛开幕式、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开幕式等市级重大活动,每年参加各级龙狮竞赛活动近20次。春节、元宵,龙狮大拜年、龙狮环乡行、龙狮展演闹新春。龙狮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还建起5支少儿龙狮队,丰富了娃娃们的童年。舞龙狮、观龙狮,已成为伍家岗人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以队伍养队伍,让队员有收入,才能留住人才传承技艺。”伍家乡文化站站长吴发新感慨地说。伍家岗区把队伍建设、对外服务和农民增收相结合,让无形的文化资源创造有形的经济价值。如今,40支龙狮队伍每年开展商业演出200余场(次),创收近500万元。通过多年的发展,伍家龙狮具有了一定的品牌效益和稳定的营销网络,有了固定的客户群。“舞龙舞狮需要强体力,队员平均年龄必须在30岁左右。没收入时,年轻人不愿意学,现在有了市场这条出路,不少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愿意跟着学。”杨开林说,“现在平均每个月能接到20来场演出,龙狮演出占到60%以上。”去年,在区乡政府的支持下,杨开林开办了开林龙狮手工工艺专业合作社,龙狮队伍后继有人了。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