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实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双百工程

10.05.2017  10:30

为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湖北省开展“扫黄打非”进基层“双百”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在全省评选一百个乡镇(街道),一百个村(社区、学校、企业、景区)作为“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充分发挥先进示范作用,进一步夯实“扫黄打非”基层基础,切实做到基层“扫黄打非”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

一是明确创建标准。 一是机构人员健全。乡镇(街道)建立“扫黄打非”办公室,完善工作职责,明确“扫黄打非”责任部门,确定专(兼)职人员,健全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工作体系,承担本辖区“扫黄打非”工作的指导协调督办。村(社区、学校、企业、景区)建立“扫黄打非”工作站,确定专(兼)职人员,明确工作职责,依托综治网格化管理和农家书屋,充分发挥基层“扫黄打非”信息员、监督员作用,做好“扫黄打非”工作。二是工作职责明确。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将“扫黄打非”纳入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纳入基层党委和政府绩效考核范围和精神文明创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考评,建立完善基层“扫黄打非”工作机制。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明确并落实乡镇(街道)、村(社区、学校、企业、景区)“扫黄打非”宣传发动、日常巡查、人员培训、举报受理和案件协查等工作制度。三是宣传工作扎实。紧紧依靠乡镇(街道)、村(社区)和基层单位党委、党支部的领导,广泛发动群众,充分发挥城乡文化室、农家书屋、村村响、户户通等综合文化服务设施,因地制宜,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扫黄打非”法律法规知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扫除涉“”涉“”等文化垃圾,用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文化阵地。四是经验亮点突出。着力在机构建设、基层推进、宣传发动、联防协作、案件协查以及解决“扫黄打非”重点难点问题等方面创新思路,在“扫黄打非”基层建设方面形成一套内容丰富、行之有效、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工作经验。

二是科学组织实施。 一是合理制定时间表。5月,全面部署启动;8月,各市(州)组织对所辖各县(市、区)开展示范乡镇(街道)、村(社区、学校、企业、景区)进行初评;9月,各地按照要求报送推荐材料;10月,省“扫黄打非”办公室组织考评、抽查、公示;11月,确定公布评选结果。二是科学规划路线图。各县(市、区)在全面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的基础上,至少确定1个乡镇(街道)和1个村(社区、学校、企业、景区)为重点创建单位,作为省级示范点推荐对象。省“扫黄打非”办公室对荣获“扫黄打”双百示范工程的单位进行通报表彰,并授予省级“扫黄打”进基层双百工程示范点称号和牌匾;从200个示范点中择优选取5-15个乡镇(街道)、村(社区、学校、企业、景区)授予“扫黄打”进基层优秀示范点,并推荐参评全国“扫黄打”进基层示范标兵单位。三是复查巩固促长效。将“扫黄打”基层示范点作为开展“扫黄打”斗争的重要阵地,不断强化完善,巩固提高,建立基层示范点创、建、管的长效工作机制。省、市“扫黄打”办公室每3年会同有关部门对授牌的“扫黄打”进基层示范点的单位进行复查,对达不到标准的注销其示范点称号,收回匾牌。

三是借大势、用平台,突出特色。 将开展“扫黄打”双百示范工程创建工作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决策部署相结合,借大势、用平台,主动融入,实现重点工作联动。针对各地特点,突出工作创新,充分发挥基层党政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作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扫黄打”的积极性,在服务群众中赢得群众,找准基层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创新宣传手段,及时总结、归纳本地“扫黄打”双百示范工程创建中形成的新经验、新做法,运用微信、微博、微视、微电影等平台扩大“扫黄打”的社会影响力,推动“扫黄打”深入持久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