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警校家长联手筑起立体护学网

14.11.2014  14:02
交警和“家长护学队”护送孩子上校车

  中新网湖北新闻11月14日电  (都公宣)今年10月,宜都市大胆创新,启动家长护学志愿者联合护校行动,受到上级部门及媒体的广泛关注。近日,笔者在宜都交警大队民警的带领下,零距离了解、感受该市学生安全教育、校车严格管理、交警“一校一警”和“家长护学队”校门护学的情景。

  近年来,宜都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坚持“学生交通安全,交警神圣责任”的护学理念,自加压力,勇于担当,通过积极奔走,争取政府支持;主动协调,汇集社会力量;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扎实开展护学行动,勇当学生交通安全保护神,取得显著成效。

  十年来,该市中小学校学生文明交通意识显著提升,学校上放学期间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为零,文明交通宣传,校园交通安全管理,受到社会各界及学生家长的好评。

  宋山德育教育基地是宜都市政府建立的一个综合教育基地,“宋山十八课”中,安全教育是一课。为充分发挥宋山德育教育基地在交通安全上的宣传教育作用,宜都交警大队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在原宋山德育教育基地的基础上,加大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投入,将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教育纳入“宋山十八课”之一,对前来参观学习体验的学生,采取集中授课、互动学习、实地体验等方式,让广大师生接受交通安全宣传知识教育。

  5年来,该大队在宋山德育教育基地先后投入100余万元,印制各类交通安全宣传资料、购买音响等宣传设施、建设模拟交通标志等,共接待前来学习参观体验的学生达十余万人次,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宜都市清江小学于2012年开始建设,2014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该校高度重视交通安全教育,在宜都交警的指导下,投入巨资,建设校园“迷你”交通设施。该校“迷你”实景体验基地,建设“高大上”,全国领先。

  校园按城市道路勘划标志标线,学生在校园活动,无论出课间操、还是进食堂吃饭,严格按交通规则管理。红灯停、绿灯行,行人过马路走斑马线。违反规则,学校按内部管理规定,进行教育处罚,使学生不出校门就潜移默化地学到了交通安全知识,提高了文明交通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

  枝城镇小学是该市第一批建设校园交通安全宣传基地的学校之一,该校充分利用自身地理环境,从入校门开始,道路两旁就安装了交通安全警示语,校内设有专门交通安全宣传长廊及橱窗,橱窗内宣传画报常换常新。

  为提高基地的教育效率,宜都交警大队还与该校结对子,派民警驻校任交通安全宣传辅导员,为学生上交通安全宣传课、教手势操,带学生上路参加交通执勤。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宣传学习教育活动,打牢了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思想基础。

  学生保安全,校车是关键,同时也是农村学生交通安全的一个难题。由于面积大,学生分散,校车服务对象单一等原因,校车往往“学校养不起,公司跑不起,学生坐不起”,成为学生安全的重大隐患。

  为解决这一难题,宜都交警多方奔走,积极呼吁,深入调查分析,严格成本核算,提出“政府补贴,统一管理,让学生娃坐上放心校车”的建议。市政府高度重视学生交通安全,在资金紧张的困难条件下,拨出专款,贴补校车,一举破解山区学生乘车难的难题。这一做法,在全国县级市有着破冰式的创新意义。

  辖区乡镇牵头,学校登记组织,运管部门调配车辆,交警负责对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承运单位与学校、公安、交通部门签订安全承运协议,确保车况良好,安全、按时运送学生,做到不误时不超载。自运行七年来,财政共补贴经费近200万元。学生保安全,群众得实惠。

  2012年《湖北省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试行)》颁布实施以来,宜都交警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动员幼儿园对校车逐步进行更换升级,目前全市59辆校车己有43辆更新为专业校车,明年该市校车将全部完成更换升级工作。

  为规范校车安全管理,该大队落实“六个一”的管理措施,实行建立一份档案、落实一名监管民警、签订一份责任书、一月一次集中学习、一月一次集中检查、半年一次学长会,加强业主及校车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强化校车安全管理工作。

  红花套镇福利幼儿园出资购买了5台专业校车,接送幼儿园幼儿及中心小学学生。为规范管理,红花套交警中队专门建立校车驾驶员培训中学,每月集中组织校车驾驶员、幼儿园负责人、小学分管负责人会议,对校车车辆情况进行检查,对校车驾驶员安全资质进行审核,组织大家集中学习交通安全知识,提高交通安全意识,警钟常鸣保安全。

  在护学工作中,宜都交警严格落实一校一警工作机制,站好护学岗。该市共30余所中小学校及幼儿园,1万余名中小学生及幼儿,该大队千方百计安排警力,在每所学校、幼儿园均安排了一名民警、一名协警护学。在上放学高峰时段,民警、协警不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做到年年如此、月月如此、天天如此。

  近年来,该大队认真落实省交管局、宜昌交警支队关于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指示精神,组织专班对全市30余所临公路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周边道路进行深入排查,对校园周边道路按照“三个一(即一块大型提示牌、一条斑马线、一组减速标线)”的标准进行整改。两年来,宜都大队积极争取200余万元先后在二十余所临公路沿线的学校安装减速板、震荡漆、警示标志标线等交通安全设施。

  枝城镇小学临沿江公路,公路沿线时有重型大货车通行,存在极大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学生上放学期间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对学生出行安全极为担忧。

  今年上半年,该大队向市政府申请资金80余万元,在枝城小学校门口安装了电子警察及监控装置,禁止机动车在学生上放学时间段通行,为学生让路,得到校方、家长的高度赞扬。

  建立交警、学校、家长立体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模式。每年开学之初,利用开家长会的有利时机,深入学校上“开学第一课”,与学生家长签订“十不准”交通安全责任书,教育学生及学生家长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确保文明、安全出行。

  宜都交警还与学校联合开展“交通安全征文”活动,让中学生谈交通安全知识体会,对评选出的优秀文章获得者,进行奖励,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通过交警、学校、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立体管理模式,为广大师生筑起一道严密的交通安全思想防线。

  宜都市公安局围绕校园安保工作,敏锐感知、主动作为,组建“家长护学队”,构筑“警、校、民”三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安全防线。根据实际情况,该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宜都各中小学成立“家长护学队”,发动学生家长参与并配发统一的服装和执勤防护装备,在每天上、放学时间组成一支由护校民警、学校保安、值日老师和学生家长“护学志愿队”的联合护校力量,共同维护学生上放学期间道路交通安全等校园安全,受到上级部门及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肯定。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