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水利民资“聚沙成塔”
(李广彦)每口堰塘整治费少则八九千、多则几万元,农户每整治一口堰塘可获政府4000元补助,政府投入的引子,点燃了农民自己掏钱兴修家门口小水利的导火索,投入热情高涨。
农村饮水工程点多面广,国家项目资金铁丁铁铆,政府补助资金有限,用到十几万农民身上如同撒胡椒面,而通过社会融资,企业参与管理,却实现了农村人口饮水工程全覆盖。
……
社会民间资本注入水利基本建设,成为湖北省宜都市水利强劲发展的一个有力支撑。
支起杠杆 形成合力
投入不足是制约农村水利的一个瓶颈。一个时期民间资本投向小水库,以期通过养殖获取经济回报,但随着污染问题出现,很多地方禁止水库养殖。而农村塘堰、渠道等基础设施更是处于政府投入有限、民间无人问津、农民不愿掏钱的怪圈。塘堰、渠道,如同长藤结瓜,塘堰无水,渠道形同摆设。宜都市有10120口塘堰,2006年对其实施“产权制度”全面改革,出台政策,对农民自己出资整修堰塘的,每口按15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在“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下,平均每年都超额完成堰塘整治计划任务。后来市政府又将塘堰整治补助标准逐步上升到现在的4000元。如果每口堰整修后按增加蓄水2000立方米算,100口堰就有20万立方米,相当于一座小型水库的蓄水,而新修一座这样的水库需要投入300万元。政府有限投入在减轻农民负担同时也带来互动效应,如同在一个支点上架起杠杆,带动民间资本跟进的合力,产生成倍的经济效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王家成介绍:今年全市整修300口塘堰,其中有120万来自群众自发投入。农民直接投入扭转了过去小型水利工程“使用个个有份、管理人人无责”状况,堰塘成了名副其实的“当家堰”、“责任田”,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也同步改善,呈现“碧水新村”美丽景象。
企业参与 融资给力
宜都市地处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地貌“七山一水二分田”,小型水利设施建设难度大。
2004年,宜都市把解决农民饮水安全问题列为 “民心工程”,因指标有限,当时有19万人没能纳入国家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项目规划。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项目拼的是资金。市财政资金和群众自筹十分有限,能否用市场办法来解决?
宜都市供水公司“近水楼台”,把供水业务向农村延伸,投资1000多万元,利用水库水源,新建一座日供水5000吨的自来水厂,通过10.6公里长的输水管道,经过二级加压向周边农村供水,解决了3万多人的饮水问题。随后又通过银行贷款,投资2100万元,建设“陆城——枝城”双城供水工程,解决了17个村7500户约30000人的安全饮水需要。
市水利部门一方面鼓励引导供水总公司投入资金参与工程建设,一方面积极与保险公司合作,为饮水安全设施购买财产保险,提高饮水安全设施灾害损失恢复能力。至今年上半年,全市通过社会融资,完成农村供水工程投资8592万元。供水企业进军新的市场领域,农村饮水工程实行现代化管理,全市农村自来水覆盖率100%,实现了政府、企业、群众多赢局面。
营造氛围 民众助力
宜都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组建水利融资平台,广泛宣传水利建设意义,营造热爱水利、保护水利、奉献水利的良好社会氛围,出台以奖代补优惠政策,通过直接、间接融资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水利建设。一些民营企业出资助推小水利建设,天峡鲟业公司出资100万元整治南沙套排洪沟,科力生有限公司投入10万元用于泵站改造工程。涌现出民营老板投入生态水利、社会贤达捐助水利、国家干部义务贡献水利的喜人情景。一些能人投资荒山,建设水保苗木基地,发展立体循环生态养殖,以“固态水库”提高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呈现出云卷雾绕如诗画、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的田园风景。民间“鲟王”蓝泽桥自主创新,通过工业化养殖与农民一家一户生产的巧妙结合,把江河库湖“搬”进农户地下室,其“地上新城镇、地下鲟鱼城”生态养殖模式不仅让农民养鲟增收致富,而且实现了零排放、零污染,确保了江河库湖水环境生态安全,当选为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推广案例。环保志愿者梁智博投入50多万元栽种了1650平方米水生植物,净化清江水质。原宜都市水利局长李传发退休后归隐家乡献余热,带领村民修建饮水工程,考虑到群众经济,管网维护没搞 “平均主义”,二十年来都是他自己垫钱,一根水管近百元,换一个接头20多元钱,至今耗去近万元的工资无怨言。
创新模式 借助外力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大水利观。现代水利一方面要抓工程性建设,一方面要开发利用水资源,同时保护生态环境,这就需要水利建设融资须有海纳百川的开阔胸怀和大水利视野,只要与水沾边的,都应该视为水利引资范围。宜都市开放水利投融资市场,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系,除国家明文限制的项目外,包括新建和扩建、改建、维修的蓄水、城乡供水、农村人畜饮水,农业灌溉、水力发电、防洪、排污工程及水利旅游、水域养殖等与水相关的建设项目,都鼓励国内外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以股份制、独资、融资、合资、合作、联营等多种方式建设及经营管理。
随着企业蓬勃崛起,工业排水量也迅速增加,加之人口增加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污水直接排放,江河水资源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污水处理和水循环利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2006年,宜都市决定兴建日处理2.5万吨的城市污水处理厂。项目批复了,然而6000多万元的建设资金无着落。地方自筹资金困难,且依靠政府收取回用水建设增容费又与和谐社会目标相矛盾。利用社会集资也很难。国家为县级城市污水处理项目投入尚无先例。国际上普遍应用BOT方式,来解决城市污水处理建设资金不足难题。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移交(转让),是指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包括外国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宜都市决定采用BOT建设方式来解决城市污水处理建设资金问题,鼓励有资质的企业通过公开竞标获取特许经营权,最后选定江苏和广东两家公司(联合体)采用BOT模式投资建设、运行管理,特许经营期限25年后移交宜都市政府。2007年11月底,总投资6274万元的宜都城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顺利建成并投入运营,其城市排水管网和污水厂的配套建设也在同步进行。开全省县市级BOT项目建设先河,为保护长江这条大河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个水利项目动辄几千万,大的上亿甚至十亿元的资金,即便小渠道、塘堰,也是万元上数。宜都市平均每年从中央和省里争取到的水利资金约1亿元,加上地方1比1财政配套,一年也不过两三个亿,而这些资金大部分用于江河堤防、病险水库的整治维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环境治理等建设资金渠道捉襟见肘,必须广辟财路,缓解建设需要与资金不足的矛盾。但是,资本投入的目的是获取利润,水利发电、城市供水、工业供水是赢利机率较多的行业,社会融资相对容易,但农田灌溉、农村饮水等项目即便有政策之渠,也难引来资本之水,巨大反差的背后是无“利”可图,致使政府引资政策颇有孔雀开屏“一厢情愿”之窘,如何走出农村水利融资难的困局?宜都市多渠道利用社会融发展水利事业之道,值得人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