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自贸片区试行容缺容错税收管理

04.09.2017  08:21

容缺容错,先试先闯。宜昌市国税局在宜昌自贸片区试行改革举措,3个月来办理13笔容缺容错事项,避免企业直接税收风险550余万元,减少税收损失220余万元。

容缺,是纳税人在办理涉税事项时,提供的非关键性资料缺失,承诺事后补齐的可预先受理;容错,是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时出错导致漏报,其行为非主观故意时,税务机关不作负面评价、不进黑名单,依法免责或从轻处理。

宜昌市国税局负责人介绍,容缺容错机制是运用诚信推定、谦抑善意的新型执法理念,将纳税人当成充分信赖的合作对象,慎用打击式执法。按照实施方案,对认定为可容错的纳税人,在其信用等级、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出口退税权、发票供应、税收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方面免责或减责,营造出严谨守法而不失宽松的税收环境。

宜昌某科技公司是一家经营刀具销售的企业,国税稽查时发现,其从省外客户处取得的少数票据不合规,从而少缴税款29.19万元。深入调查后发现,是对方蒙骗所致,属于明显的非主观故意。经集体研究,宜昌国税启动容错机制,在补足税款的前提下,对该企业免除了降级信用评价,不纳入黑名单,最大限度避免了企业商业信誉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