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疑似白化猕猴未满月夭折 上吐下泻医治无效

27.05.2014  16:31
图为:5月20日,趴在饲养员手里的小白猴显得无精打采。

  5月27日是儿童公园动物园疑似“白化猕猴”满月的日子,记者昨日兴冲冲前往儿童公园动物园探望它,却遗憾地被告知,早在上周四(5月22日)它就因病早逝。为了弄清它的确切死因,昨日下午,记者前往宜昌市畜牧兽医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采访得知,备受关注的疑似“白化猕猴”,经尸体解剖,证实死于急性病毒性胃肠炎。

  疑似“白化猕猴”广受关注不少市民专程求看“男2号”自从5月上旬宜昌及全国不少媒体报道了宜昌发现疑似“白化猕猴”后,除了“男1号”熊猫“希望”外,眼睛乌黑、通体雪白的“小白猴”就成了宜昌市儿童公园动物园不容置疑的“男2号”和另一张新名片。不少游客,特别是成年人,在欣赏了熊猫希望的“萌态”后,纷纷询问在哪里可以看到传说中无比珍贵的疑似“白化猕猴”。当动物园工作人员告诉游客,“小白猴”未满月,仍需百般呵护、隔离喂养、不宜见人时,不少游客都表示十分遗憾,并希望动物园在可以观赏的时候,通过媒体预告消息。

  但是也有少数游客有幸看到了“小白猴”的“可爱真容”。小白猴的专职饲养员吴建东告诉记者,一是刚出生不久,不少记者前来采访时,不少游客借机围观拍照。另外就是少部分游客在经过饲养园时,有幸看到了进餐时间正在吃“奶粉”的“小白猴”。

  记者清楚地记得,刚出生一周的“小白猴”眼睛又黑又亮、全身毛色雪白、爪子还是可爱的粉红色。那深不见底又纯真剔透的眼神,真是让人觉得它是上天赐予这个世界的一个神秘精灵。

   记者多次探访“小白猴”20日一见竟成最后诀别

  采访并报道了这只疑似“白化猕猴”后,记者一直非常关心这个可爱的小家伙的成长状态,并希望能真实记录下它由“麻雀”变“凤凰”的精彩瞬间。

  5月10日,记者前往儿童公园动物园时,看到它的状态还基本正常,尽管饲养员吴建东一再告诉记者,这只被妈妈抛弃,缺少母爱的“小白猴”,很难喂养成活,但记者仍然希望它能健康成长。

  5月20日,记者再次前往儿童公园动物园,此时的“小白猴”却让人十分担心了。那是当天的上午11时左右,阳光很好,“小白猴”却没有刚出生不久时的灵动,一只眼睁着、一只眼闭着,显得很是无精打采。而“小白猴”的屁股上也被抹上了不少“紫药水”。当时,参与照顾小白猴的另一饲养员刘运波告诉记者,“小白猴”的屁股上最近长了一些皮疹,给它服用了专职兽医开的药后,为了让它的屁股干爽些,还涂了一点“紫药水”。为了记录“小白猴”生病的历程,记者临走专门给它拍了一张照,并在心中暗暗祈祷它能快些好起来。

  “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不知为何,记者临走时,竟突然想起了这首悲伤的歌。而更让记者没想到的是,5月22日,“小白猴”就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一见竟然成了诀别。

   上吐下泻,医治无效早逝解剖死因为病毒性胃肠炎

  昨日上午,当记者再次前往儿童公园动物园探望“小白猴”时,却被遗憾地告知它在5月22日,也就是上周四的中午1点夭折。吴建东告诉记者,按照惯例,每隔2—3个小时,他就要给“小白猴”喂一次婴儿牛奶。当日上午,他正准备喂奶时,却发现“小白猴”口吐白沫,并且还伴有拉稀的症状。因为情况紧急,他赶紧联系了宜昌市畜牧兽医局的高级兽医师赵明,请他给小猴看病。而在给“小白猴”服用了医生开的消炎药及葡萄糖水之后,“小白猴”仍然没有好转,并最终于当日中午1点死去。

  为了确诊“小白猴”的死亡原因,吴建东将“小白猴”送往宜昌市畜牧兽医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解剖检查。解剖检查结果显示,“小白猴”死于急性病毒性胃肠炎。这是新生动物,特别是没有妈妈照顾,没有吃母乳的小动物极易患的一种疾病。多为急性,一旦患上,很难救治成活。

   是否为“白化猕猴”成永久之谜专家称:无母乳喂养的确很难成活

  昨日下午,儿童公园动物园的专职“兽医”、同时也是为“小白猴”尸体进行解剖的宜昌市畜牧兽医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赵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称:“小白猴的母亲是头胎生产,没有育儿经验,加上又生了白毛的异类,所以抛弃了它。一般说来,这种小猴很难成活。没有猴妈妈的照顾,特别是没有猴初乳增强抵抗力,吃牛奶的小猴身体免疫力会很差,患病毒性胃肠炎的可能性是极大的。如果能弄到人乳或狗乳喂养,可能存活的希望会更大一些。

  而“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专业博士、大老岭自然保护区副局长陈金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谈到,小白猴要成活,至少要确保3个条件。一是要控制它生活的温度。因为小猴在母体内所感受的温度是37℃左右,新生猴也要在这个温度生活才更好。如果没有温箱,那么长期蜷缩在母猴的怀抱里也有相同效果。二是要吃到猴初乳。初乳的营养和提供的免疫力,是任何其它营养品无法替代的。如果没有猴初乳,同为灵长类的人初乳也是极好的替代品,再其次,相隔较近的犬科的狗初乳也可。而牛羊等食草类动物的奶,就要差一些。三是要喂养精细。一般说来,牛、羊奶的奶分子颗粒较大,小猴并不好吸收,如果是进口高档初乳,可能略微强一点,一般婴幼儿奶粉,就更难吸收了。这三个条件,缺少一个,新生猴就极易患病,而急性病毒性胃肠炎更是常见病。

  对于“小白猴”是否“白化猕猴”疑问,本报上次报道时陈金良博士就提出了“基因突变白化”和“白化病”两种可能性。并声称无论是哪种白化,在自然界和学术界都弥足珍贵,但都要假以时日观察才能判断。现在“小白猴”突然离世,这个疑问就将成为永久之谜了。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