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打响扶贫攻坚战 秭归等重点贫困县2018年将“摘帽”

13.08.2015  14:35

  宜昌市扶贫攻坚誓师大会现场。

  荆楚网消息(记者 李雁飞)8月12日,宜昌市举行扶贫攻坚誓师大会。为了完成宜昌“在全省率先脱贫、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目标,宜昌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旭明分别与秭归、长阳、五峰等10个县市区负责人现场签订扶贫“军令状”。

  宜昌市确定扶贫攻坚目标为:到2017年,宜都、枝江、当阳、夷陵和远安等五个经济条件较好的“插花贫困县”(编者注:一些贫困县贫困区分布并不集中,呈点状分散)在宜昌率先脱贫;到2018年,秭归、长阳、五峰三个重点贫困县脱贫“摘帽”,兴山、点军两个插花贫困县一并完成脱贫任务。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分年梯次推进:2016年减贫86个村12262人,2017年减贫92个村121387人,2018年减贫41个村67367人,所有贫困户实现“一有、两不愁、四保障”。

  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黄楚平在会上作动员讲话。

  为实施脱贫目标,宜昌市着力推进“六项工程”。

  一是实施产业扶贫带动工程。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为243个贫困村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确保每个贫困村至少有一个主导产业,至少组建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8.5万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掌握一门实用技术,消除产业空白村、空白户。

  二是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解决出行、用水、用电等三大难题,到2018年,实现组组通砂石路,常住人口100人以上的村民小组和群居地全部实现道路硬化。落实6190万元奖补资金,全面解决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筹资60亿元进行农网改造升级,实现生产生活用电户户通。

  三是实施扶贫搬迁安置工程。市级支持建设200个扶贫搬迁居民点和农村公租房,帮助3000户贫困农户集中搬迁安置,1.2万户实施分散安置。支持贫困群众务工就业安置,享受城市廉租房待遇。

  宜昌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旭明与县市区代表签订扶贫“军令状”。

  四是实施住房改善安居工程。提高贫困户危房改造补助标准,对9.2万户危房拆除重建,对12万户破旧土坯房实施加固改造。

  五是实施保障救助兜底工程。解决最困难群体的最突出困难,对重度精神病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对象、分散供养对象中居住危房和缺少基本生活用品对象等特殊困难群众实施“保上加保”,实现“有饭吃、有衣穿、有床睡、有电用、有安全水喝、有安全房住,有法定监护人”的基本目标。

  六是实施教育培训扶智工程。对3.3万贫困户子女实施“9+3”免费教育,对考取大专院校和高职高专的贫困学生提供贷款和资金支持。加大对贫困户实用技术培训和转移培训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扶贫。

  据悉,为了加强对全市扶贫攻坚工作的组织领导,宜昌成立了市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市长任组长的市扶贫攻坚领导小组,还将组派贫困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和市直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协助村“两委”核实贫困对象,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制定帮扶计划,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做好改善民生、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重点工作,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责任编辑:连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