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开创全国开发区“授权”执法先河

25.02.2016  11:51

   中新网湖北新闻2月25日电   (刘紫荣 雷鹏程 胡煜 陈晓君)“过了这一关,我们就可以参加高新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招投标了。”2月17日,宜昌汇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来到宜昌高新区综合执法局,取得“没有因拖欠工资引发群体性事件不良记录”证明。

  如今,这一证明已作为硬杠杠写进高新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招投标文件。2月24日,记者从宜昌市高新区综合执法局了解到,2015年春节前夕,因为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高新区有8个项目发生群体性事件。后经多次协调,才全部得以解决。为从源头上杜绝类似事件发生,该局与高新区建设管理办公室、宜昌高新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三部门联动共享参与招投标公司的诚信记录,前移监管关门。今年春节期间,高新区拖欠工资类群体事件明显减少。

  这是高新区推进综合执法改革取得的成效之一。高新区“一区七园”,横跨西陵、伍家岗等6个县市区。多年来,行政执法“九龙治水”现象,一直是其发展的绊脚石。执法主体分散,权力边界不清,执法队伍种类繁多,相互推诿卸责情况时有发生。同时,多头多层、重复交叉执法,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问题的关键,在于高新区作为宜昌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相比行政区没有执法主体资格,也就是身份问题。”高新区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徐浩瀚告诉记者。

  2014年底,宜昌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同意挂牌组建高新区综合执法局。2015年11月,湖北省政府批复同意,“授权”宜昌高新区综合执法局,统一实施城市管理、安全生产、劳动保障监察等19项行政处罚权。“这一授权破解了执法‘身份’不明难题,在全国开发区体制内开创了先河。”市委常委、宜昌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庄光明说。

  目前,高新区综合执法局已完成执法印章、执法证件、执法文书、执法服装、执法行动“五统一”,清理保留行政执法事项207项,比改革前减少150项;将138种执法文书合并成58种,较改革前降58%。同时,建起综合执法信息平台,与宜昌“网格化”社会管理、“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安宜昌”视频监控等系统实现互联共享,构建起“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监管格局。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