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建设三峡城市群医疗体系 鼓励社会办医

27.04.2016  09:47

   宜昌加快打造区域医疗卫生中心

  建设三峡城市群医疗体系 鼓励社会办医

  每个人都会生病,生病就要去就医,医疗体系建设与每个市民息息相关。未来,宜昌的医院怎么建?医疗资源如何分配?市民如何告别看病难?昨日,市政府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2020年末,我市将初步建成立足宜昌市,带动“宜荆荆”,辐射三峡城市群的医疗协作服务体系,构建包括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诊疗中心、专科疾病诊疗中心、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的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使城区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0岁。

  建设三峡城市群医疗体系

  实行同级医院检查结果互认

  我市力争到2020年末,初步建成立足宜昌市,带动“宜荆荆”,辐射三峡城市群的医疗协作服务体系,构建包括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诊疗中心、专科疾病诊疗中心、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的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使城区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0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控制在 10/10万和 5‰ 以内,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根据意见,我市将出台规划,明确城区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规模、布局,适当控制城区医疗机构床位和大型医院主院区规模,优先建设发展新区医院。在医院周边预留医疗设施建设用地,改善医院拥堵环境,优化医院内部布局。对城区公立医院人员技术力量、设备设施配置和学科布局结构等进行优化整合,实行同级医疗机构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建设宜昌市健康馆

  打造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

  按照特大城市建设标准,力争到2020年末,城区医疗机构建筑面积达到160万平方米,执业医师数达到6500人,总床位数达到16000张。加快推进市中心医院江南院区、市一医院门急诊综合大楼、市中医医院门急诊综合大楼、市妇女儿童医院、三峡大学仁和医院东站院区、市三医院结核病防治综合大楼、宜昌市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宜昌市健康馆等城区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在2020年前规划新建9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打造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

  城区重点发展2所公立三级综合医院,建设现代化的区域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城区其他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三级专科医院,按照“小综合大专科”的发展思路,注重辖区常见病诊治,突出专科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提档升级全覆盖”工程,加强城郊乡镇卫生院“四化”和村卫生室“五化”建设。

  推进分级诊疗

  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您家里若有行动不便的慢性病老人,您一定很苦恼每次的入院检查,全家总动员,大伤元气,家庭医生将解决您的难题。通知要求,我市将巩固完善分级诊疗“互联网+”宜昌模式,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断改善群众转诊就医体验。

  优化城区医疗资源布局,鼓励大医院举办(托管)社区卫生机构,建立以协同服务和利益共享为核心的城区分级诊疗新机制,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具有宜昌特色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

  鼓励社会办医

  建设区域性康养中心

  我市将制定社会办医扶持和鼓励政策,降低准入门槛,在“十三五”期间社会办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6500张左右,占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量的25%,基本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健康、养老、养生服务,积极参与整合各类健康养老、休闲养生、健康医疗、文化体育等资源,建设区域性康养中心,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养生需求。积极探索建立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相结合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发展旅游医疗、家庭看护、母婴照护等高端服务,努力打造“宜养之城”。

  十三五公开招聘百名医学博士

  给予医学拔尖人才资金资助

  当今社会,什么最贵?人才。为了加大高层次医学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十三五”期间力争引进30名长江学者、楚天学者、“千人计划”和省级以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公开招聘 100名医学博士,在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引进单位配套给予10万元-20万元的补助(不计入单位绩效总额)。

  实施宜昌市医学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第一层次20名、第二层次40名医学拔尖人才,分别给予每人30万元和20万元资金资助(市级财政和培养单位各按 50%的比例承担),用于支持其学术研究、学科建设、出国研修等。开展新一轮大学生村医定向委培工程,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目标。委培对象学费和生活补助由市、县区两级财政各按50%给予保障。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重点学科建设,在“十三五”期间,力争创建 1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每个奖励 200万元;每年争取创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6个,每个奖励50万元;继续开展“名医工作室”创建工作,在落实市委、市政府奖励政策的基础上,所在单位按照每个10万元的标准给予配套补助。(记者 杨春艳 通讯员 唐值云)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