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经济工作会议全解读

30.12.2014  16:39

  一、2015年“五大”新作为:

  1、要在项目建设上展现新作为,进一步增强投资实效。

  加大力度抓投资,创新理念抓招商,全程服务抓落地。

  2、要在转型发展上展现新作为,进一步推进产业升级。

  强化工业主导,大力培育新兴产业,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3、要在改革创新上展现新作为,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

  改革攻坚要找准着力点,试点示范要占领制高点,创新驱动要培育增长点。

  4、要在大城建设上展现新作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

  要确保宜昌新区“出形象”,提升区域互联互通能力,大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5、要在区域统筹上展现新作为,进一步优化发展格局。

  加快发展城区经济,提升县域经济质效,深化对内对外开放。

  二、解读“五大”关键词:

  1

  关键词一:“项目建设

  当前,宜昌经济面临既要壮大总量、又要提升质量的双重任务。这一特殊市情决定,必须毫不动摇地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抓项目、抓投资上,推动投资持续快速增长。

  要加大力度抓投资。投资是当前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关键抓手和突破口,各级各部门要把推动发展的能力切实体现在抓项目、抓投资上,确保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000亿元。

  要创新理念抓招商。招商引资仍是抓投资、推转型、促发展的重要手段。要围绕市场需求、创新方式、优化环境推进招商,确保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200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招商项目370个。

  要全程服务抓落地。深入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完善项目工作推进机制,把对项目的全程跟踪服务落实到每一个环节。积极推进园区市场化运作机制,探索同社会资本共办“区中园”、“园中园”。

  ——摘自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旭明大会《讲话

  2

  关键词二:“转型发展

  转型升级是新常态下发展经济的工作主线、根本之策。要坚持“产业第一”理念,顺应需求结构新变化、产业格局新调整、科技进步新趋势,推动各类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要强化工业主导。充分利用长江经济带开发政策,努力在宜昌沿江培育发展世界级的产业集群。要按照抓龙头、补短板、强实力、促转型要求,牢牢抓住现有企业项目增产和新上项目投产两项关键工作。确保全年精细化工、食品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均突破1700亿元,先进装备制造业突破1100亿元、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750亿元。

  要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转型升级、调整结构、培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围绕国家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城市、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新材料发展示范市建设,推动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加快发展。

  要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统筹融合、特色引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定不移地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加快构建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努力建设现代农业强市。

  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要抓紧实施千亿文化旅游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确保文化旅游业产值突破600亿元。重点推进关公文化旅游城、百里荒生态农业旅游度假区、磨基山旅游公园等项目竣工营运。

  ——摘自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旭明大会《讲话

  3

  关键词三:“改革创新

  坚定不移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根本动力,以学习对接上海自贸区为突破口,着眼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创新求突破,努力以改革创新抢占先机、争创优势、加快发展。

  改革攻坚要找准着力点。在“”上下功夫,继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坚持放管结合,以政府自身革命带动重点领域改革。在“”上下功夫,坚决克服地方和部门利益掣肘,改进不合时宜甚至是阻碍发展的规定和做法。在“”上下功夫,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制订切实可行的改革举措。

  试点示范要占领制高点。目前宜昌共争取到15项“国字号”和一批省级试点示范,这是全市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要先行先试,尽快形成能推广、可复制的改革经验,推出更多的“宜昌现象”、“宜昌模式”、“宜昌经验”。要大胆创新,抓好自身改革试点示范,努力走在前列,走出宜昌自己的改革创新道路。

  创新驱动要培育增长点。新常态下实现创新发展,更多要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形成新的增长点。要发挥自主创新在转型升级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加快创建质量强市示范市和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围绕六大千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创新服务平台。以人才强市改革试验区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宜昌英才工程”,规划建设“宜昌智谷”,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摘自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旭明大会《讲话

  4

  关键词四:“大城建设

  2015年,是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三年出形象”的结账之年。必须坚定信心和决心,更加注重产城共融,更加注重人城和谐,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大又强,特优特美”现代化特大城市的奋斗目标迈进。

  要确保宜昌新区“出形象”。宜昌新区是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三峡城市群核心城市的主战场,明年要确保“出形象”,成为推动转型发展的新引擎。要加快构建快速路网,加快推进片区开发,加快完善配套功能。确保全年完成城建投资632亿元。

  要提升区域互联互通能力。要坚持把交通建设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作为兴产业、惠民生的重要平台,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完善互通城乡、连接区域、融入全国的交通网络,确保今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10亿元。要谋划争取一批交通项目,加快建设一批交通项目,统筹推进其他交通项目。

  要大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良好的人居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当前,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要严格执行宜昌环境总体规划,重点实施好“城市整理行动”、“蓝天行动”、“碧水行动”和“绿地行动”“四大行动”。

  ——摘自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旭明大会《讲话

  5

  关键词五:“区域统筹

  宜昌要突出“四化同步”,争当全省协调发展的试验田。要紧盯这个目标,一手统筹城区与县域协调发展,一手推进宜昌和其他城市合作共融,努力形成多点支撑、充满活力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要加快发展城区经济。城区是区域竞争的龙头,城区经济发展不起来,将直接影响宜昌大城建设。市委、市政府正在研究制定加快发展城区经济的政策措施,全力支持城区经济做大做强。城区各区要创新思路,迅速行动,积极作为,共享发展效益,形成发展合力。

  要提升县域经济质效。各县市要坚持把产业作为第一支撑、把投资作为第一抓手、把园区作为第一引擎、把镇域作为第一战场、把生态作为第一优势,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效。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继续开展扩权强镇、“四化同步”试点,引导城市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延伸,吸引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

  要深化对内对外开放。当前,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牵手,宜昌得“”独厚,迎来了向东向西“双向开放”的宝贵机遇。就长江沿线来说,要深度呼应汉渝,积极对接上海,主动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积极参与区域产业分工协作。就中部地区来说,要加快提升宜昌综合实力,奋力向中部地区同等城市首位迈进,形成中部区域发展新格局。就市域内部来说,重点是以学习对接上海自贸区为突破口,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要放眼全球谋划发展,加强出口基地建设,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建设境外营销网络,开展劳务合作,拓展国际市场。

  ——摘自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旭明大会《讲话》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