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政协2014年十件大事

19.01.2015  13:04

  1、隆重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隆重召开宜昌市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楚平同志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我市人民政协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和殷殷期望。出席湖北省各界人士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座谈会,市政协作为全省各级政协组织的唯一代表在会上发言。

  2、提出“建设全国最佳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建议案”。在五届三次全会上提出《关于加快建设全国最佳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建议案》,着力推进市委决策部署的落实。主动争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等调研我市建设全国最佳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工作,农工党中央向国务院提交了《依托“网格化”实现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宜昌市社会治理模式值得推广》的报告。先后开展三次视察督办,推动检验检测、诚信建设、溯源体系建设等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我市获得“2014中国十佳食品安全城市”荣誉称号。

  3、完成“城市记忆”专题研究。围绕发掘梳理宜昌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联合三峡大学等开展“城市记忆”专题调研,提出的强化“两城三风格”,彰显城市特色等建议得到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楚平的重要批示,并纳入市委督办,为城市建设凸显个性、延续文脉提供了重要参考。

  4、争取省直部门支持三峡枢纽港建设。充分利用省政协协商平台,就《改进三峡航运组织方式 提高三峡枢纽货运通过能力》议题在省政协全会作大会发言和提案,该提案被列为省政协重点督办提案,省交通运输厅专门来宜调研,充分采纳了有关建议,对充分发挥三峡航运优势,加快三峡枢纽港建设等给予了大力支持。

  5、创立协商座谈会、对提案办理单位开展民主评议。以“城区社区全民健身设施规划条件与建设主体”为主题,召开首次协商座谈会,从全民健身路径规划建设标准和全民健身设施建设主体、资源共享、基层管护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首次对提案办理工作组织开展民主评议,市教育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人社局、市交通局接受了民主评议。

  6、深入开展“春暖”助推扶贫行动。围绕全市特困村脱贫攻坚行动,组织开展“春暖”助推扶贫活动。30名政协委员每人联系一个特困村,精准帮扶10户贫困户,确保帮扶户实现有安全的住房、有干净的饮用水、有床、有被、有衣、有粮、有肉、有电视、有电话的“九有”目标。一年来,委员们投入资金(物资)1368万元,通过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等方式帮助658户特困户实现脱贫致富。

  7、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围绕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制定出台《开展专题协商的指导意见》、《政协协商座谈会工作办法》、《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的意见》、《加强和改进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意见》、《提案办理工作民主评议暂行办法》等15项制度规范。我市的做法得到全国政协充分肯定,作为唯一的地级市受邀参加全国政协“国家治理与人民政协”研讨会并作了重点交流发言。

  8、宜昌抗战研究引起国内史学界高度关注。开展宜昌抗战史资料系统收集和研究,主持《宜昌抗日战争史料汇编》评审,第一次提出“宜昌抗战”史学课题,引起史学界对宜昌抗战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的高度重视和重新认识。《雷思霈诗辑注》编辑出版,填补了宜昌文化领域空白。

  9、提案和社情民意工作成效显著。五届三次全会期间,委员提案数、立案数双双达到600件,提案综合采纳率达到91.5%,创历次全会最好水平。全年编发社情民意信息226期,被省政协采用122条,处于全省领先地位。

  10、外宣工作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首次获得全国政协好新闻奖和湖北省政协好新闻一等奖,成为全国第一个获得全国政协好新闻奖的地级市。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