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局拓宽信息渠道抓执法案源

03.05.2016  16:58

  宜昌市局结合实际精准施策,建立四个案件来源渠道,广泛收集信息,为监管执法装上千里眼和顺风耳。

  一是利用日常巡查,建立监管信息渠道。通过有效的监督检查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动态信息,该整改的整改,该立案的立案,确保日常监管与执法办案有效连通、无缝连接。

  二是利用投诉举报,建立“吹哨”信息渠道。对投诉举报信息认真分析、举一反三、顺藤摸瓜,完善有奖举报制度,充分发挥知情人监督作用,为查办案件提供第一手资料。2015年全市共受理投诉举报3893件,转化有效线索1246条,立案查处1096起,占全年立案数的31.2%。兑现食品药品安全投诉举报奖励80件,奖励金额4.68万元。

  三是利用抽验检测,建立技术信息渠道。对食品药品抽验结果进行技术分析,运用分析结果,对什么时段抽什么、什么行业抽什么、什么地区抽什么做到心中有数,提高对问题产品的靶向性和针对性,为查办案件提供有力依据。2015年抽样信息结果转化案件线索769件,对不合格品种来源、去向调查核实、跟踪立案查处,拓展有效案件814件,占全年查办案件数的23.1%。

  四是利用社会创新,建立网格信息渠道。通过“两网两员”有效对接,全市共划分324个食药监管网格,配驻324名食药网格监管员,对接10148个(村)社区网格及网格员,构建“监管服务全域覆盖,两网两员无缝对接,主体信息底清情明,群众诉求快速处置”的网格化监管体系。2015年收到网格员上报信息1076条,通过比对、甄别、研判,派发指令927条,下达监督意见、责令整改796份,立案查处58起,纠纷化解率95%,群众满意率99%。

  (信息来源:宜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