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城管加速转型提质促发展报道之五

17.10.2014  11:12

  这是一场城管体制大变革后的灵魂洗礼。

  今年2月8日以来,宜昌市城市管理局13个基层党组织、222名共产党员投身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中。他们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统一部署,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真学,真听,严查,严改,为城市管理事业清扫“四风”障碍,展露出宜昌城市管理的新风貌。

  宜昌在今年上半年全省城管综合考核中排名第一。在全市教育实践活动座谈会上,市城管局作为市直部门代表作交流发言,市委组织部将市城管局作为市直部门“察担当、促有为”的典型进行宣传报道。

   反“四风”树新风

  “身正不令则行,身不正虽令不行。”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毅说,党组工作始终把提升党员干部的精神区位摆在教育实践活动首位,全局上下要自觉遵守制度规范,履行“为民管城”的重要职责,就要从端正姿态、端正思想入手。

  今年,市城管局采取书记上党课、党员谈体会等“九学”模式,发放学习资料664本,组织各类学习91次。该局通过深入学习焦裕禄等优秀党员,以树立党员“身正”的楷模,用崇高精神为党员干部补“”;针对行业特点,进行了14场“精神之际”的大讨论,党员干部中组织了“假如我是一名环卫工人”畅谈,撰写心得体会245篇,用责任意识为党员干部添“”;组织了先进人物事迹的演讲,编发了300本《践行群众路线好榜样》,评选出宜昌首届“十佳城管人”,以敢于担当塑党员干部之“”。城管干部任稚萍被选树为全市19个全省群众身边好干部,张应高被评为宜昌楷模。

  以反“四风”、整“四风”和转“四风”,该局全面扫清城管工作中的“四风”问题。

  8月22日,市纪委派驻城管局纪检组、市监察局派驻城管局监察室会同市城管局直属机关党委,对5个局属单位就工作纪律、值班纪律、党费收缴情况、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两个责任”履行情况等,开展明察暗访行动。采取问题通报、问责处理等方式,拉紧党员纪律的“高压线”。

  9月22日至24日,该局抽调了局办公室、计划财务科、人事科、监察室和直属机关党委相关人员组成专班,对局属5家单位“四风”方面突出问题进行了专项检查,对检查出来的问题现场指出、纠正,有效推动了“四风”突出问题的整改落实。

  市城管局严格落实领导到位、宣传发动到位、环节步骤到位、领导监督到位、立行立改,成功推出以提升行业“五标”为主题的自选动作,受到省住建厅和市委的充分肯定。

   听民意 惠民生

  活动效果好不好?市城管局把评判权交给群众,突破了“自作自评”的传统方式。

  走进群众中,才能听到真实声音。“三进五访”、“社区报到”、“顶岗体验”以及“1+10”结亲连心等活动深入人心,市城管局党员干部走近市民,收集了557条意见。在征求意见和问题整改时,不进行“预案”,让群众敞开讲;不当“导演”,让群众自在讲;不摆“闹钟”,让群众随时讲。同时,结合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网上公开、来信来访、电视问政等多种方式,倾听市民最真实的意见,借群众的雪亮双眼找工作不足。

  了解民意,解决群众最大难题。针对群众诉求的热点难点问题,该局大力开展城市管理提档升级和市容治理“四大行动”,全面启动黄家湾垃圾填埋场封场及转场项目,用“洁绿亮美静畅”改善群众生活环境;为擦亮“光灰”城市,综合治理扬尘及建筑渣土污染,减少“灰霾”对群众身心的影响;牵头城区防汛工作,安排各区清疏排水管网16万米,完成四方堰、滨江、李家湖等4座泵站检修,确保市民生命安全;发放卖瓜路线图,开辟瓜果临时销售点34个,顺应弱势群众经营需求;发起高考、中考禁噪专项行动,营造安静的考试环境;新增移动式公厕3座,缓解公交司机及发展大道周边群众“如厕难”问题。

  城管人情系环卫工人,今年4月1日起,市城管局每月为一线环卫工人增资300元,联系北山超市设置环卫工人“爱心驿站”100余个,向困难环卫工人捐款9500元,争取到市民政局为环卫工人捐助饮料2500件,着力提高环卫工人待遇。他们还为当阳市白龙村筹措资金282.3万元,完善农村设施,帮助农业发展、推动农民致富。同时,强力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稳步缩小城乡环境差距。

  市城管局把群众利益看在眼里,放在心上,落实在手上,今年为民办实事100余件。

   新体制 促发展

  在群众路线教育教实践活动中,体制变革后的宜昌城管工作不断提升。

  市城管局局长张毅认为,“属地管理”将职权下放到各区,日常管理中辖区职责更清晰,有助于城市管理向精细化迈进。今年建立起来的城市管理“绩效考核”体系中,市城市管理局每月对各区及街道进行考评,大家各负其责,大大提高了城市综合管理的质量和效果。“市场化”的管理机制中,城市机械化作业率不断提升,环卫人员劳力“减负”,作业安全有了保障。环卫作业“机械化”实现的高压冲洗、洗扫、吸污、喷雾等新功能,使我市城市环境洁净程度达到更高水平。

  数字化的城市管理方式与网格管理合力,则解决了城市环境治理需求的及时上报,方便随时搜集群众诉求、问计于民。

  这一系列的城市管理变革,使我市城市管理体制更加规范化、专业化和精细化,为宜昌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鼓足了劲,加快了我市转型提质发展的进程。

  金秋正是收获的季节,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作风建设成果,正在转化为推动宜昌城市管理转型提质、创造一流的强大动力。(本报记者 覃燕妮 段露园 本报通讯员 陈武)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