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向中部地区同等城市首位迈进

30.12.2014  16:39

  12月29日,在市委五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旭明全面回顾了今年经济发展情况,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目标要求和工作重点。马旭明强调,明年全市上下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项目建设、转型发展、改革创新、大城建设和区域统筹五个方面展现新作为,努力向中部地区同等城市首位迈进。

  马旭明说,今年以来,全市坚持“进、转、优”的工作总要求,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稳中有进、质效同步。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高于全省全国。预计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增长9.5%,继续保持中部第二位、沿江第四位;发展质效不断提高。千亿产业发展提速,精细化工、食品生物医药产值双双突破1500亿元,先进装备制造业产值首次过千亿元;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建立健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体制和工作体系,形成了“司令部”、“前线指挥部”、“推进部”、“专家库”三部一库组织体系,系统谋划推进改革;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以四大平台建设为载体,集中开工重大项目127个,完成投资180亿,一批基础性、功能性、地标性项目加快实施;民生保障不断加强。全市财政民生支出增长32.9%,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总额的69.2%。

  关于明年工作,马旭明要求,要坚持法治引领、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竞进作为,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结构调整,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加强民生保障,推动经济提质升级增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加快推进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努力向中部地区同等城市首位迈进。明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以上,外贸出口增长10%以上,直接利用外资增长10%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

  马旭明强调,制定这些目标,主要基于以下考虑:首先是新常态的要求更高。主动适应新常态,首先必须调整好预期,既要坚持底线思维,保持“忧患心”,不让经济发展失速,又要坚持战略思维,彻底摆脱“速度情结”、“换挡焦虑”,保持“平常心”,确保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在实际工作中,要把目标瞄准先进发达城市,自抬标杆,努力以宜昌“之进、之转、之优”服务全省全国大局。其次是新阶段的机遇更多。国家明年将重点实施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三大战略”,宜昌迎来新时期最现实最直接最实惠的发展机遇。国家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省委省政府把三峡城市群作为一个旗帜性平台,要求宜昌加快建设三峡城市群核心城市,宜昌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面临这些机遇和有利条件,要增强敏锐性和主动性,科学谋划、有的放矢、精准发力。第三是新跨越的基础更牢。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宜昌科学发展的思路更清晰、措施更扎实、步子更稳健,做到了一般工作不一般、重点工作有突破、特色工作有亮点,实现了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经济发展具备了巨大韧性、增长潜力和回旋余地,全市上下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谈到明年工作重点,马旭明强调,当前的宜昌正处在跨越的起点、发力的关头,既要壮大总量、又要提升质量,全市上下必须主动作为、创新作为。要在项目建设上展现新作为,进一步增强投资实效。加大力度抓投资,创新理念抓招商,全程服务抓落地;要在转型发展上展现新作为,进一步推进产业升级。强化工业主导,大力培育新兴产业,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要在改革创新上展现新作为,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改革攻坚要找准着力点,试点示范要占领制高点,创新驱动要培育增长点;要在大城建设上展现新作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要确保宜昌新区“出形象”,提升区域互联互通能力,大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要在区域统筹上展现新作为,进一步优化发展格局。加快发展城区经济,提升县域经济质效,深化对内对外开放。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