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十大文化符号”评选揭晓

14.12.2016  18:15

  为深入挖掘宜昌文化资源,打造宜昌精品文化标志,宜昌市于今年下半年启动了“宜昌十大文化符号”评选活动。在广泛征集和研究论证的基础上,近日,长阳人、“长江”钢琴、嫘祖、屈原、三峡大坝、三游洞、石牌保卫战、王昭君、玉泉寺·关陵、中华鲟,被确定为“宜昌十大文化符号”。

  一是深入挖掘认真梳理。“宜昌十大文化符号”评选活动于7月下旬正式启动,经历了线索推荐、公众投票、专家评审、领导小组终审4个阶段,共推荐各类文化符号线索1830个,梳理出有效文化符号100个。经过近4个月的推荐、投票和评审,全市文化资源得到了深入挖掘和全面梳理,全市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大大增强。

  二是统筹各方研究审定。评选过程中,按照知名度、美誉度、独特性、代表性、真实性、地域性等标准,从梳理出的100个有效文化符号中筛选出30个候选符号进行公众投票。共有月60万人次参与投票,其中网上投票约58万人次,剪报投票约2万人次。根据综合得票情况,确定了20个入围文化符号。组织全市11位知名文化专家学者对入围文化符号进行集中评选,经过讨论和投票表决,形成了十大文化符号建议名单。经评选活动领导小组讨论研究,正式确定“宜昌十大文化符号”名单。

  三是多方参与意义重大。“宜昌十大文化符号”评选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市文联、三峡日报、宜昌三峡广电总台、三峡晚报、三峡商报、宜昌炎黄文化研究会等单位共同组织,全市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多个部门的专家、学者论证,评选出来的十大文化符号体现了本土优秀文化的特色,兼顾了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有利于唤醒宜昌文化基因,激活宜昌文化想象,对传承宜昌优秀文化和提升宜昌城市形象将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