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新型城镇化:“进城农民”可与市民享同等待遇

09.05.2016  11:52
宜城小河镇便民服务中心大厅。 通讯员 何维国摄

   湖北宜城新型城镇化大胆探索“进城农民”可与市民享受同等待遇

   随迁子女义务教育覆盖率100%,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覆盖率均超99%,七成农民意愿“进城

  □本报记者 张衡发自湖北宜城

  宜城市是历史名城襄阳下辖县级市。

  “长期以来,宜城在外打工人口约为10万。随着公共服务的完善及新型农业在内的一二三产业的发展,仅去年返乡就业的人口就超过1万。”宜城市委书记李诗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说,“2014年底,该市被列入全国62个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之一。时隔一年多,该市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现100%覆盖、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9.92%、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9%,均已达到或超过《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0年目标。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宜城在“人往哪里去”、“农村怎么建”、“钱从哪里来”等问题上,为全国城镇化工作提供了可供借鉴和参考的样本。

   农民与市民享受同等待遇

  5月6日上午10时,长江商报记者在宜城小河镇便民服务中心大厅内看到,整个大厅清洁明亮,办事柜台上方悬挂着标有“国土资源”、“民政”等字样的服务内容吊牌。大厅内设有配备便民资料架、社区简报专架、饮水机等,前来办理各种业务的群众络绎不绝。

  宜城市小河镇党委书记曹江涛向长江商报记者介绍,如今宜城已将约70%的公共服务、社会民生、投资服务等领域涉及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向镇(办、区)、村(社区)下放,群众办事基本都不用再往市区跑。

  据相关抽样调查显示,宜城市大约70%的农民有“进城”的意愿。为让农民“进得了城”,宜城不仅将权力下放调整,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还以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为唯一条件,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

  “已将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从城镇户籍人口扩大到包括中心城区、中心集镇、中心社区以及重点工矿企业登记在内的常住人口。”宜城市政协副主席、新城办主任余大水对长江商报记者说,“农业转移人口可根据个人的意愿和经济状况,自主选择户籍身份是否转化、迁移落户地点以及权益保障的类型和标准。在‘教育、医疗、社保、就业、住房、其他权益’等6大类22项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上实现城乡均等。依法有序破除户籍籓篱,让转移农民既享受市民待遇,又保留农村权益。目前,宜城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现100%全覆盖、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9.92%、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9%,均已达到或超过《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目标。

   农民返乡就业工作20天收入4000多元

  “长期以来,宜城在外打工人口约为10万。随着公共服务的完善,及新型农业在内的一二三产业的发展,仅去年返乡就业的人口就超过1万。”宜城市委书记李诗向长江商报记者介绍产业发展时说道。

  目前,该市已形成了农产品深加工、机械电子、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水晶制造五大产业集群,吸纳了近3万农民就业。宜城市水晶产业承接浙江浦江县产业转移。自2013年7月启动招商工作以来,经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过程。已聚集570家相关企业,从业人员超过2万,带动本地就业人口7千多人。2015年产值达70亿,而今年的目标则争取超过100亿。

  27岁的童红丹是当地一水晶制造企业的磨球工。她和丈夫之前在北京、江浙等地打工。由于所属工种是计件工资,童红丹身边不少熟练工每月工资可过万,她因照顾孩子每月只工作20天,日工作8个小时左右,每月工资也达4000多元。

  该市水晶产业壮大的同时,快速发展的生态高效的现代农业,则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宜城刘猴镇胡坪村,该镇党委书记韩东进指着田地里种植的葛根说,“此地处于丘陵地带,干旱缺水,农民只能种植玉米等农作物。2013年,该地通过招商引资,在胡坪村等地流转土地1.2万亩,经过垦山建路,修渠整地,集中建起葛根种植基地和加工厂,争取到湖北农科院等科研单位的支持,年产鲜葛可达3万吨以上。

  据悉,目前宜城已发展各类新型经营主体2100多家,带动发展现代农业基地50万亩、农民就业2万人以上。该市还将农业资源与张自忠纪念园等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和楚风楚韵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探索出了综合发展模式、生态旅游模式、田园创意模式“三种”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打造“农户种养、就地加工、休闲旅游、循环生态”的融合发展新业态。

   探索多元渠道融资近百亿

  一个地区改革发展,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的问题即钱从哪儿来,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城镇化过程中绕不过去的坎儿。宜城市委书记李诗认为,“破解承担改革任务,不能伸着手向上要钱,应自身建立多元化的融资体系。

  据悉,宜城加大了城区土地收储和拍卖力度,策划包装了一批棚户区改造及供排水等建设项目,共融资20亿元。该市建立了城市特许经营机制,加强了政府与民营资本合作,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该市积极向农发行、农行、国开行等八家银行或证券公司争取政策性及其他金融支持,共拟定融资项目16个,总投资44.1亿元。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融资模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策划并实施了中医院迁建、残疾人康复中心等9个PPP项目,总投资15.5亿元,4个项目纳入到湖北省备选PPP示范项目库。

  今年4月,该市筹备发行建投企业债12亿,与财政对接争取市政债置换1.45亿元。宜城城投公司曾姓负责人介绍,县市一级融资渠道普遍寄托于政策性金融支持,宜城随着企业债的发行及PPP项目建设的深入,政策性金融支持在融资体系中的比例正逐步降低。同时,该负责人也指出,宜城作为中部县市,财力有限,项目建设多为非经营性项目,虽然在建投企业债发行上走在省内县市一级走的前列,但举债能力相较而言依然有限。(何维国对本文也有贡献)

   对话市委书记

   新型城镇化试点要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长江商报: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之所以能顺利推进,宜城依靠的是什么?

  李诗:改革的顺利推进,依靠的是充分尊重群众意见,不能“闭门造车”,老百姓得到实惠就会支持。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工作人员在春节前后去百姓家登门拜访,可以听到在外工作乡亲们的建议,反馈内容的含金量会高上许多。

  长江商报:宜城市同时承担新型城镇化试点和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两项国家改革试点,作为市委书记你有什么感受?

  李诗:这次承担“双试点”也是开先河的,全国双试点县(市)只有8家。我们在按照国家、湖北省和襄阳市的要求,大胆探索、不墨守成规、敢于破除传统观念和理念、为改革求进者容错免责。

  长江商报:此次新型城镇化试点对宜城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

  李诗:新型城镇化试点为宜城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城镇化需要产业支撑,老百姓在城镇有稳定的工作,才会有在城镇生活居住的原动力,宜城在外打工人口约为10万。随着公共服务的完善,及新型农业在内的一二三产业的发展,仅去年返乡就业的人口就超过1万。

  另外,宜城市农民市民化的人均公共成本为12.4万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我们要完成的是10.5万人的市民化任务,相信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将受“市民化”待遇。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