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网络版定制公交抢先开行 4条线路趟趟爆满(图)

15.02.2015  13:52

定制公交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黄永进 汪杭 实习生王时青)本应在2014年登陆武汉的官方定制公交迟迟未能登场,网络版定制公交却已经上线。记者昨从“大巴来了”软件公司获悉,非官方版的“定制公交”已经在汉捷足先登,试运营已经两周有余。

非官方的定制公交,市场反应如何?是否政策允许?记者近日进行了探访。

体验:4条线路趟趟爆满

近日,记者加入定制公交徐东线QQ群,并购买了从东亭到光谷软件园的体验票,票价象征性地收0.1元。据介绍,该线路标价10元,目前打七折收7元。徐东线的三个上车点分别为友谊大道秦园居、徐东大街古玩城和欢乐大道岳家嘴,发车时间分别是 07:15,7:22,7:33。记者预约从最近的欢乐大道岳家嘴站点上车。

第二天早上7时在站点等车时看到,徐东线QQ群里正滚动发布着车牌号和到站信息,还有几个人在吐槽没赶上车,抱怨步行到上车站点太少,且有点远。7时30分,一辆蓝色大巴到达,前车窗标牌显示“徐东线”,车上乘务员拿着姓名表核对乘客姓名后顺利登上了车(如图)。

与普通公交不同的是,32座的大巴车上一人一座,仅剩3个空位。徐东至金融港35公里的路程大约需要40分钟,而普通公交则需要1个半小时,定制公交只需一半的时间即可到达。

该公司先期试运营4条定制公交线路,分别从徐东、二七、南湖和白沙洲四地开往光谷金融港。由于初期的优惠政策,该线路趟趟爆满。

乘客:对安全方面有担忧

定制公交乘客陈先生今年34岁,家住徐东秦园居,以前自己开车前往光谷软件园上班,单程耗时约40分钟,油费约25元,感慨每天开车太累。经朋友介绍知道定制公交后,当即加群。

虽对乘车体验很满意,但他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如票价提高到7元后,上座率不到15人,这样很难盈利的状态能持续多久?家住徐东的贾先生,一周前被客服告知了错误的上车地点,第二天错过了班车,不得不打的赶去上班,花费75元。公司方面承诺报销车票,但拖了一个星期还没报销,让贾先生很抱怨,并质疑该公司的运营规则不够完善,保障体系不够成熟。此外不少乘客还反映,万一路上出现交通事故,责任谁来承担,乘客是否会遭遇维权难。

回应:符合政策更适应市场

据了解,定制公交的运营方“大巴来了”软件公司为了能够将线路维持,目前每天净投入4000多元,除了车辆投入外,还对租赁车辆的司机给予浮动奖励,每月500至1000元不等。由于企业资金暂无压力,该公司表示,将在法规范围内摸索“定制公交”的规范化程度。

有了市场的推动,市民或将得到更多的实惠。”获悉“大巴来了”正在营运定制公交,武汉市公交办主任金文胜如是表示。这种定制公交实际就是定点定班的通勤车经营,只要是有道路运输证的车辆,都可以进行相关线路的通勤经营。“就跟现有的公司通勤车一回事。该软件无非是将一个公司相对固定的人群变成使用软件在网络上召集到的人群进行消费。”他认为,由于定制公交需要全部按照票价收入盈利,并无公共交通的补贴,因此市场条件下,私营企业灵活的制度更适应市场。

武汉公交集团去年就表明要开通定制公交,但却迟迟没有开行。对此,该集团负责人表示,经过考察,北京、青岛等地由交通部门经营的定制公交并没有盈利模式,加上市场化运作定制公交上座率也不高,经常出现空车跑的特点,因此决定选择在合适的时机再进入定制公交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