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不公布号码与限行不公布号牌

11.12.2014  14:44

  有时候新闻联系起来看,总能让人体味出一些别样的滋味。类似的问题在不同地方以不同的形式上演,足以引人深思。

  据媒体报道,从12月6日开始,南京市首次实行公务车限行,30%的公务用车被要求封存。到南京实行三成公车限行的第四天,到底全市共有多少辆公车被封存停驶,哪些车牌号被封存,这仍然是个谜。网友希望,能将封存停驶的公车车牌号“”出来。(12月10日《现代快报》)另外有这样一则新闻,12月9日15时许,有网友因需联系泸州市江阳区民政局,在打开该局官网并点击“联系我们”一栏时,惊讶地发现,该局电话和邮箱的关键部分均以“×”代替。(12月10日《大河报》)

  其实,设置官网与公车限行一样,都是政府的自选动作,体现的是一种执政自觉。如果措施得当,能打造出一项实绩,有效提升政府形象;倘若徒具形式,难免沦为形象工程,最终适得其反。对于这种选做的附加题,地方政府如果确实没有准备好,倒不必非要着急去做;但一旦启动,就必须做好,因为这关乎公权的公信力与民众的感情。

  像南京市的公车限行与泸州市的民政官网,好像都是做出了一个积极的姿态,展现了一种服务意识与为民情怀,很让人有一番期待;但深究一下,民众根本没法感受到其中的诚意,只看到了缺乏责任心的敷衍了事。道理很简单:限行不公布号牌,就没法证明限行力度;官网不公布号码,就无法实现官民互动。

  这本是再明白不过的事,但总有些部门沉浸在自我标榜与自娱自乐之中,对此视而不见。他们在乎的不是内容与效果,而是形式与面子。有了形式,就有了政绩和向上邀功的资本;至于实际效果如何,那只是下面群众的意见与牢骚,大约是不足为虑的。然而,在权利觉醒的年代,一味好面子往往会变成“打脸”。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舆论监督的途径是多样的,想要糊弄忽悠、卖乖取巧,是没法蒙混过关的。

  站在信息不对称两端的政府部门与公众,需要拉近距离、减少隔膜。天然占据信息优势的决策者,应该换位思考,了解民众的信息需求究竟是什么,千方百计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如果有关部门不能摆正心态,还将公开信息当做一种施舍,想公开多少就公开多少,重要的不公开,公开的全都不重要,那么就难免在民众的质疑、追问与倒逼中疲于奔命、狼狈不堪。段思平(职员)

(责任编辑 肖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