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神农架宗教文化旅游 建设世界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28.11.2014  04:39
 

湖北省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将神农架建成世界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这不仅是对神农架发展重新定位,更是神农架发展的宏伟目标。神农架宗教资源比较丰富,宗教人文景点、遗址、传说故事较多,如何充分利用宗教文化资源,打造神农架宗教文化旅游,为建设世界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崭新的课题和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宗教产生旅游,旅游促进宗教

宗教和旅游自古就有着源远流长的密切关系。从教徒们为了朝圣拜祭而离开常住地前往宗教名胜所进行的简单的前夕游历活动,到今天旅游者为了观赏宗教山川、领略宗教文化、感受宗教氛围以及学术的考察和交流等目的而进行的各种综合性旅游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宗教文化已经成为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旅游价值,特色的旅游产品,开拓了新的旅游市场,吸引了众多的信徒和游客,带动了宗教旅游景区的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世人公认的近代旅游开山之举——1841年7月,英国传教士托马斯·库克包租火车团体出行,就是为了组织人们参加宗教意义的禁酒大会,其实质正是一次宗教旅游活动。在今天宗教对于旅游产业的影响变得更加多样和深刻。据有关专家预计,未来5至1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位的旅游目的地和前3位的客源输出地,从而使国际旅游市场,乃至国际服务业市场格局发生改变。可以预见,随着宗教旅游的可持续开发,宗教旅游品质的不断提升,宗教旅游将会推进我国向“旅游大国”迈进。

一是宗教圣地成为吸引信徒朝觐的中心。虔诚的宗教信仰极容易转化为旅游动机,凡宗教发源地、创始者的诞生地、墓葬地及其遗迹遗物甚至传说 “显圣”地以及各教派的中心,都是信徒们的朝拜圣地。由此,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宗教圣地如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有伊斯兰教克尔白圣殿)、耶路撒冷(有基督教耶稣圣墓教堂、伊斯兰教阿克萨清真寺、犹太教所罗门圣殴)、伯利恒(是犹太教古以色列大卫王的故乡、传说中耶稣降生之所)、意大利的罗马、梵蒂冈(世界天主教的中心)等地都成了国际旅游业发达的地方。同样,斯里兰卡的佛牙寺和克拉尼亚大佛寺,我国的佛教四大名山(峨眉山、九华山、五台山和普陀山)、扶风法门寺等佛教圣地也吸引着大量信徒的朝拜旅游。

二是宗教活动成为旅游的一类重要内容。宗教名胜景观是游客观赏的重要内容之一。许多宗教场所往往处在自然风景优美的地方,自古就有“天下名山僧占多”之说。据统计,在我国3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以宗教景观为重要内容的占47.9%。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与宗教有关的名胜古迹共有3000多处。许多非宗教信徒的游客也会从了解宗教文化、满足好奇心等角度参与以宗教为主题的旅游活动。一些宗教团体为了扩大本派的影响,吸引更多的信众,开发和组织了短期宗教体验学习旅游。例如,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生活禅夏令营活动就吸引了许多青年在每年的暑期参加。广州市在2001年国庆长假期间,举办了中国古代珍奇佛像展,前来参观的人达10万之多,佛像展时间比原定时间延长了一周。

三是宗教文化成为旅游业多元化的体现。宗教信众的进香、拜佛、朝圣活动产生了巨大的旅游流,宗教建筑、雕塑、活动、氛围等也强烈吸引着许多非信徒的普通游客。它区别于一般的旅游,呈现出其独特的魅力,比如体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资源形式;客源市场相对稳定;吸引功能强大,重游率高;生命周期长;参与程度高;游客集中、受外界影响较小,加上其巨大的影响力及广泛的涉及领域等。可以说,迷人的宗教文化激发了人们的求知、审美、猎奇的心理需求;它对现实世界人类的启迪、安慰、寄情的作用则满足了现代人对精神生活的强烈需求;另外,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宗教派别的差异,全世界的宗教信徒都有自己向往的圣地。对于宗教信徒来说,能够到这些地方朝圣可以算是一生的愿望。而且,虔诚的宗教信仰情结促使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前往心目中的圣地。宗教圣地成为信徒们的毕生向往之地。最后,宗教文化也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对旅游饭店影响极大,在一些有宗教名胜古迹的地区还应特地投资建造符合宗教规定的饭店或房间。针对各类宗教信徒提供与其宗教文化相适应的设施及膳食,以适应旅游者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因此,宗教旅游已经成为一种市场前景良好的、既有广泛群众基础,又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新型专项文化旅游产品。

二、加快宗教文化旅游景区与项目建设,是打造神农架宗教文化旅游的关键举措

(一)神农架宗教资源情况

神农架林区古老神秘,具有广泛传播宗教的基础。唐代这里就寺庙林立,著名的阳日湾净莲寺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据房县志记载,明清两朝,可谓五里一小庙(土地、真君庙)、十里一大庙(供奉关公、吕祖、泰山、阎王、黑虎、灵官、龙王祖师等);还有规模均小的石庙、岩洞庙、树庙等;规模较大、香火鼎盛的有阳日镇的中武当、万寿宫、小灵山,松柏镇清泉村的泉清宫、黑虎庙、玉皇阁、白云庵、张公院(后移五峰山);红莲寺、泰山庙、八卦庙,宋洛乡的莲花观、朝阳观(岩洞庙)、水浒庙,红坪镇的五谷庙,人圣宫、阎王寺、关帝庙,下谷坪土家族乡的小武当(太和山),木鱼镇的老君山“老君庙”等。

神农架因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炎帝神农氏而得名。相传炎帝神农氏在这里“架木为梯,以助攀援;架木为城,以避风寒;架木为坛,跨鹤升天”。神农炎帝是华夏文明开创者之一,后人将其丰功伟绩归纳八条:训牛以耕,焦尾五弦,积麻衣革,陶石木具,首创农耕,搭架采药,日中为市,穿井灌溉。开创了古老的农耕文化和医药文化,神农架也因此成为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特别是在这里发现并整理出版的《黑暗传》,被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神话学会会长袁珂先生等专家学者誉为汉民族的创世纪史诗,填补了汉民族无创世史诗的空白。1986年,原区人大副主任陈人麟偕同杜永林、崔竟生、谭明亮同志访问了湖南的炎帝陵和崂山的三皇庙,搜集了炎帝神农氏的许多珍贵史料,开始了对炎帝神农文化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修建了位于木鱼镇小当阳村的神农祭坛,具有宗教祭祀、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

神农架丰富独特的宗教文化,是开发宗教文化旅游的坚实基础。目前保存较好的有:玉皇阁(道教)、三闾书院(文庙)、莲花观(道教)、中武当(现存墙壁)、五峰山的祖师庙(现存有牌匾),净莲寺(佛教)有石牌匾和墙壁,太和山、老君山遗址保存较好。

(二)打造南北两个宗教文化旅游产品

宗教文化旅游产品作为一项特殊的专项旅游,宗教文化的旅游价值开发不仅是对宗教文化的宣传,也是对它传承。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具有传统特性的宗教文化是我们极其珍贵的遗产,具有深刻的文化人类学价值、民俗学价值、实用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开发和利用宗教旅游是对宗教文化最好的保护和促进它的发展。优质宗教文化资源与健康旅游活动充分良性互动,能够更好地弘扬传统宗教文化的精华,发挥宗教净化人心灵、规范人行为、提升人境界的积极作用。根据神农架宗教文化和旅游资源的现状,结合神农架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要求,本着合理选择、科学发掘宗教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统筹规划、实现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原则,拟建设以神农坛为主的神农文化园和以五峰山为主神农架五峰山宗教文化旅游区。

1、神农文化园。

将文化旅游产品作为神农架旅游产品开发的重点,打造神农架特色文化旅游区。重点开发神农坛始祖源宗教文化旅游产品系列。形成以木鱼特色旅游城镇和神农坛文化旅游景区为基础,扩大文化旅游开发的地域范围,打造官门山生态文化、香溪源荆楚文化、神农坛始祖文化旅游景区,构建一条以木鱼镇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带,引导旅游产品和文化旅游要素在空间上相对集聚。

拓展始祖文化旅游产品,对神农坛景区进行内容、空间和主题拓展,建设神农源文化主题游览区,打造成华夏神农文化寻根问祖的精品文化旅游景区。全面展示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和中医药文化内涵,开发中草药鉴定之旅、中医健康之旅主题旅游产品。创设“旷古神农架、中华源文化”中华始祖神农公祭产品,举办“感农节”或“谢农节”,同时引导游客进行以“祭祀祈福”为主题的祭祀旅游活动。

策划思路:以彰显中华源文化为主题和核心,以神农神话传说为主线脉络,以现有神农坛景区为基点,向周边1到2 公里半径的范围内延伸,构建具有展示、体验、科普、景观、生态功能的神农架标志性文化主题景区。改变神农坛宗教膜拜式的发展模式,挖掘神农炎帝开创性文化内涵,以文化浓缩的形式进行项目设计。

重点项目:建设神农农耕文化园,包括神农五谷田、神农百疏园、神农瓜蓏庄三个主题园区。建设以神农养生文化、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神农药谷景区、神农部落特色接待区、神农“太阳神”游乐设施、神农“架”标志性景观、神农降牛坪碑刻和创世史诗演艺小广场。开辟神农登山小道,串联各景点。

2、五峰山宗教文化旅游区

五峰山宗教文化旅游区是神农架东部旅游的首选开发项目之一,不仅充分发挥五峰山宗教文化资源及联动优势,而且促进神农架旅游总体格局的优化和东北部旅游平衡格局的营造都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在积极保护神农架宗教文化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控制、有管理地开发宗教文化资源,表现在物质、行为、精神三个不同层次,满足人们亲近自然、识别文化、洗涤心灵的旅游需求,提高公众对神农架宗教传统文化的认知。

对神农架传统庙宇开发和保护,首先是进行“外在建设”的开发。要将一些宗教建筑景观修复好、建设好,使之呈现出古风古貌的特征,让人们从外型上感受宗教文化的风貌。其次是注重对神农架宗教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选择与发掘。将神农架传统庙宇和祭拜活动移至五峰山。

策划思路:确定“一个中心、两个支撑点”的基本思路。一个中心为以宗教文化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分别为挖掘文化,营造多层面亮点;策划项目,打造多方位卖点。一个中心指导发展方向,立足项目区,纵向拓展旅游产业链,横向辅助民生工程;两个基本点保障运营发展,强调景区的文化性与参与性。

重点项目:将项目区旅游形象定位为“华中仙山”, 产品定位为观光、修学、朝拜、悟道。建设民俗文化区、中心服务区、养修悟道区、仙神体验区及森林游憩区五个功能区块,并策划了三清临朝、养修悟道、神台拜宿、五星相邀、创世普照六大景群,确定了观光游、修学游、朝拜游、悟道游四大旅游项目体系。

三、坚持多元并举,与旅游业高度融合,是打造宗教文化旅游的关键所在

旅游文化的开发,是发展旅游的一大难点,以宗教文化为核心的旅游文化开发,其难度更大。神农架作为一个旅游资源大省,同时又是一个旅游经济不发达地区,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是神农架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神农架宗教旅游产品已经初具形态,当今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是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建设世界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服务。

一是宗教景观建筑的修复。宗教建筑是最重要的宗教旅游资源之一,也是视觉印象最直观的表现。许多遗留至今的宗教建筑更是特定历史时期科学的结晶。作为宗教景观和氛围的主要组成要素及宗教旅游活动和宗教教事活动的空间场所。宗教建筑应作为开发宗教旅游资源首先修复和开放的对象,以增强景观的感染力与吸引力,特别是五峰山宗教遗迹修复和搬迁。

二是开发休闲和参与性产品。目前旅游者的兴趣正从静态参观向动态参与方向发展,人们对于能亲自参与进去的旅游活动表现出更浓厚的兴趣。宗教旅游应从开发式、观赏式上升到表演式和参与式。因此巧妙利用宗教资源使游客参与到宗教活动里才是其发展方向。如组织有兴趣的游客开展参禅、浴、斋、放生等活动,尤其是对开光、升座、传戒及庆日等特定法会的参与等,如在神农坛的举办祭祀活动,在五峰山举办法会等。

三是举办宗教养生旅游活动。现代社会人们大都精神负荷比较重,常年处于紧张状态,开发修身养性的宗教文化旅游项目,让都市人远离尘世到名山大川、洞天福地、修道院等处缓解身心疲劳,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宗教养生的旅游项目很多,如道家养生功,能够收心求静、养精固本。还有现已公认为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行之有效方法的宗教气功,即道教气功、印度瑜伽等。同时也可以开发一些有形的宗教养生旅游资源,如在神农坛可举办医药资源与生态浴、矿泉疗养、药膳疗法、避暑避寒等旅游项目。

四是开发宗教饮食文化。斋,对于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来说都是一种重要的礼仪,虽然它们都有各自特定的含义,但素斋、素宴则是很多宗教推崇的。素食斋席通过简单的原料就可以做出丰美的佳肴,符合现代养生观念,应该成为宗教旅游的一大特色。另外宗教饮食的场面、规律也是很值得观赏的看点。如道教就是在祭祀前,必须沐浴更衣,不食荤酒,不居内寝,使外者不染尘垢、内则五脏清虚,以表示庄严和虔诚,道教有设供斋、节食斋、神保寿和心斋,这些都是宗教饮食文化独特的吸引人之处。

五是挖掘宗教文化产品。宗教旅游的核心和灵魂是隐藏在宗教建筑景观后的文化,对于宗教旅游的开发不能仅限于对硬件资源的开发,还要配套相应的软件资源,宗教文化就属于宗教旅游资源的软件。以旅游者身份前往宗教名山名寺的人们,并不是要去皈依宗教,而是去追寻凝聚于宗教之中的文化内涵,去领略一种在其他环境下很难体会到的精神文化的熏陶。因此通过大量的实体性景观(如庙宇、雕塑、壁画等)和活动性景观(如仪式、庆典、饮食、表演等),充分挖掘其中包含着的、能够满足人们旅游需要、激发旅游动机的文化因素,将其组合成完整的旅游产品。将浅层次的开发变成深度的挖掘,使优质的宗教资源与健康的旅游活动充分良性互动,提高旅游业的文化品位,让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享受宗教文化内涵,如《黑暗传》的实景表演等。 (神农架林区旅游委   周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