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陆4市民投资百万建殡仪设施 跑手续半年被关停

25.11.2014  13:55

图为:已被停业的“福寿堂

  楚天金报讯 文图/本报记者朱娟娟

  人去世后办丧事三天两夜,是湖北安陆当地的习俗。然而城区禁鞭,小区内位置不宽敞,当地仅有的一家殡仪馆,远在离市区十公里之外。

  今年3月,一家民办遗体告别厅,在安陆城郊应运而生,却在4个月后被叫停。当地民政部门的说法是,该机构违反了有关管理规定。

  民办告别厅在安陆还是首家,在全国却并非首例。几年前,类似民间殡仪服务公司,在上海、重庆等地早已遍地开花。

  一边是民众需求,一边是地方禁止。类似民办殡仪服务机构,到底能不能办?社会主体能否分得殡仪服务市场蛋糕?各方各有说法。

   民办告别厅

  试营受欢迎终被叫停

  两千余平方米的院子,一栋两层小楼刷成淡淡的橘色。若非亲身探访,很难相信这片位于安陆城北郊的场所,几个月前曾是一家名叫“福寿堂”的民办告别厅所在地。

  11月19日,记者到来时,这里院门紧闭,只一人在看门。步入其中,可见燃鞭池、停车场、办公区等。一楼分别是3个吊唁厅,另配有一间可同时容纳30多桌的用餐区。二楼则是住宿区。地面,积了厚厚一层灰。

  知情者介绍,这家告别厅,系去年10月由当地4名居民合伙筹资修缮而成,今年3月试营业。除了遗体告别,还配套有餐饮、住宿等服务,此前“生意很好,1个月有近10场丧事在这举办”。

  记者找到筹建人之一黄建利。据介绍,因安陆唯一的殡仪馆离市区太远,黄与其余几人发现了商机,筹资100万元租下了属于禁鞭区外的这片场地,改建成了“福寿堂”,除了租用吊唁厅费用,再就是餐饮、住宿收费。此外,针对贫困五保户等困难人群实行减免,“几个合伙人都是平民老百姓,只想找碗饭吃”。

  然而,试营业前后,黄建利等人跑了十多趟,证件一直未能办下来。仅仅4个月后,他们收到了来自安陆市民政局的《停止营业通知书》。

   安陆民政

  此举违反相关管理办法

  今年7月23日,安陆市民政局对“福寿堂”下发《停止营业通知书》,称由于违反了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及《湖北省殡葬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责令其停止违法经营。

  11月19日,金报记者陪同当地居民来到该市民政局。一位名为张金昌的副局长介绍,因“福寿堂”违反了上述条例,当地居民反映扰民,加之没办手续,当地于7月将其取缔。

  但黄建利等人表示,如有噪音扰民,完全可整改。他们的疑惑是,上述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均未禁止民营机构进入该领域,“福寿堂”试营业前就开始申办手续,前后跑了20多趟,却愣是“办不下来手续”。

  据了解,根据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建设殡仪服务站等设施,应由县级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审批。《湖北省殡葬管理办法》也规定,建设殡仪服务站、骨灰堂,经乡镇人民政府同意后,报县民政部门审批。

  上述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均授予了民政部门在殡葬服务领域的行政审批权。问题就卡在了这里:安陆的这个民办告别厅必须通过审批才能合法存在,但它就是通不过审批。

  投资的100万元打了水漂,黄建利等人感到纳闷:“我们提出了审批申请,如果民政部门说不能通过,你也得告诉我到底该满足哪些条件才能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