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眼中的“过年”

15.02.2016  21:11

  安传香

  我小的时候很盼望过年,主要是因为有新衣服穿,有压岁钱拿。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新衣服随时可以买,零花钱也不再稀缺,过年对孩子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4岁的向向见人就拜年。这当然不是他自己的想法,因为红包到手后转眼就到了妈妈手中。对他来说,糖果显然比红包更有吸引力,不管到哪儿,都不忘拿糖,所有的口袋都装满了。

  “过年又长了一岁。”9岁的乐乐说。这个三年级的小男孩儿,平日里被各种“要求”包围,要好好学习啦,要养成好习惯啦,要有礼貌啦……他比较羡慕成人世界的“自由自在”,虽然被告知长大了会有更多的约束与烦恼,更不自由,但仍然盼望着快点儿长大。

  “过年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玩。”“过年就是合家团圆。”12岁的贺与16岁的丽说。两姐妹平时在城里住,像大多数城市里的孩子一样,多数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虽然姐妹相伴比很多独生子女乐趣多些,但仍然觉得单调。过年的时候她们都住在姥姥家,跟大舅二舅家的表哥表姐表妹们玩得不亦乐乎。还有其他亲戚家的孩子也会跟大人一起来串门,多的时候有七八个孩子,热闹非常。

  “过年就是换个地方写作业。”上高中的甜甜明显带着压力。放假期间作业不少,过年也不敢太放松地玩,虽然大人因为忙年不像平时那样盯得紧,自己心里的弦却是一直紧着。对农村的孩子来说,上大学,到大城市上一个好大学,还是改变人生轨迹的首选。

  “过年就是?”“过年就是……”对很多孩子来说,这是一个没有思考过的问题,不知道怎么回答。有些觉得过年跟平时没有太大的差别,有些觉得没有特别的意思,吃大餐也好,外出旅游也好,全家聚会也好,就是一个长假的安排而已。

  其实,我现在对过年也没有特别的感觉,那些对“”的情感,依然寄托在小时候的记忆上。如何准备年货,如何吃团圆饭,如何守岁,如何拜年……即使过去了很多年,依然历历在目。父母的叮咛,仿佛还萦绕耳边。

  其实,孩子眼中的“过年”什么样,跟大人怎么“过年”有很大关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人生的许多事情上,影响深远。

(见习编辑 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