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学者林文钦教授来校畅谈道学智慧

19.03.2016  13:17

      3月9日下午,会议中心思诚厅,受历史文化学院和高等人文研究院的共同邀请,台湾学者林文钦教授来校为历史文化学院、哲学学院师生作了一场题为“《老子》道学智慧漫谈”的精彩学术报告。

      林文钦教授以形象的比喻阐释了“儒佛道”三家的定位,指出了道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并以老子论“舌与齿”的“刚柔之道”引出《老子》道学的普遍智慧:超越世俗,迈向真理。林文钦教授还以自己独特的视角,选取老子《道德经》八十一章中六章原文,诸如“道可道,非常道”“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有无相生”“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功成、名遂、身退”,并结合大量实例和自己亲身经历,得出了诸多独到的见解:“当道由形而上的思想真理落实为形而下有形的现象,道体不断的在动,名相也随时在变”,所以读书不应执着于书本的只言片语;“只有心中虚灵常住,不落入有无、虚实的任何一面,并体认一切色相都是缘起性空,才不会为暂时的得失、毁誉所困”,认为得失是相对的,不应拘泥于短暂的得失;“有智慧的人总是不刻意有所为,虚己顺物,处于材与不材之间”,认为做人应该顺其自然,不为暂时的困境杞人忧天;“名利无异是受刑,自己的压力是内刑,他人的对抗是外刑”,认为人生应该正确对待名利,看待荣辱,一个起点的结束是另一个起点的开始;“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认为为人处事须循序渐进,先易后难,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有势不可使尽,有财不可用尽”,指出处事应学会功成身退,不贪恋权位。这些极富哲理的话语可谓字字珠玑,振聋发聩,给听众以读书、做人、处事等多方面启迪,启示一代又一代学子去开掘老子道学所蕴涵的智慧及其精神力量。
      林文钦教授系台湾南投人,文学博士,现为高雄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系主任,台湾周易养生协会创会会长,兼任高雄市易经养生协会会长,南台道教学院研究部讲座教授,佛光山中国佛学院讲座教授等。林教授对中国文化特别是《周易》思想、道家思想等有精深研究,主要著作有《易传变易思想研究》《周易时义研究》《周易参同契释义》《悟真篇释义》等多部,已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