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共话“传统小说”与“小说传统”

17.11.2014  11:21

本网讯(通讯员文苑)11月8日至10日,中国传统文化中心、文学院、明清文学研究所举办“传统小说与小说传统”圆桌论坛,探讨中国古典文学的民族传统。来自韩国、中国大陆以及港台地区的二十多位学者与会。

本次论坛以“传统小说”指称“中国古典小说”,以“小说传统”指涉“中国古典小说的民族特色”,旨在通过对中国古典小说的解读分析来充分体认其中蕴含的民族传统,

与会专家围绕中国古典小说的起源、类型、流派、批评史和传播史等问题各抒己见。

南开大学教授宁稼雨认为西周王朝的覆灭造成了各种文章体制从范本向变体的多相流动的格局,并促使小说的诞生;武汉大学教授陈文新比较了叶庆炳的《中国文学史》和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探讨了二十世纪下半叶两岸通行本文学史中的小说史叙述,并以此分析了两岸文化生态的不同;韩国庆熙大学教授闵宽东考察了韩国境内收藏的24种日本版中国古典小说,探讨了日本版中国古典小说的出版时期与传播过程;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周建渝通过比较中国民间传说与民间传说的关系,指出在不同的语境下,原有文本会被赋予不同涵义。

据悉,尊重中国古典文学的民族传统,是我校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始终坚持的学术精神。文学院“五老八中”之首、一级教授、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刘永济先生,就曾提出“用古典文学理论来检查古典文学作品”的基本思路。本次论坛的召开是文学院对中国古典文学民族传统的延续。

(编辑:李琳)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