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县人民法院“院长信箱”架起民意沟通桥梁

15.01.2015  14:51

        (通讯员:陈群安  汪新元)“真没想到一封电子邮件,就解决了我多年的心病。”1月13日,当事人张景华说起湖北省孝昌县人民法院的院长信箱时竖起了大拇指。

        张景华因为本村张某借款提供担保,被法院执行了两辆货车。他遂于2010年起诉张某,后向孝昌县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但由于种种原因,“每年给点钱,几年都没给完。”执行过程的漫长使张景华痛苦不堪,车子没了,生意都没法做,损失很大。他开始怀疑法院的工作:是不是财产已经转移,法院没有认真查? 

        万般无奈之下,他给孝昌县人民法院院长肖中兴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几天后孝昌县人民法院执行法官来到张景华家中了解情况,逐一去调查、核实执行线索。原来,这几年张某的日子也不好过,生意不景气,孩子又得了病,家里很困难。在法官的努力下,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张某答应在一个星期内将剩余的本金全部还清,并赔偿张景华几年来的损失。执行工作的透明消除了张景华的顾虑,并重新对法院恢复了信任。几天后,一封感谢信贴到了法院的大厅里。执行局陈局长说“以前当事人对法院不信任,现在法院开门审案、执行,当事人也就放心了”。

        孝昌县人民法院还在社区建立便民联系点,每星期由法官深入社区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群众司法诉求,查找信访隐患问题,为群众现场排忧解难。同时,注重搜集群众对法院的建议及意见,并及时向群众反馈,力求通过提高能动司法服务效能提升群众对法院的满意度。  与重点企业建立联系机制,并为每个企业配备一名法官作为法律联络员,及时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快速解决企业矛盾纠纷;同时对企业问题进行排查调研,并对企业出现的法律漏洞及时提出建议。通过广泛走访、邀请旁听重大复杂案件等形式,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沟通与联系,了解群众对法院工作的建议及意见;同时,健全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关建议和意见的反馈机制,促进法院各项工作。

        2014年以来,孝昌县人民法院法官入户走访群众900余户,解答法律咨询532条,现场调解纠纷3起,为企业解决法律纠纷5起,收集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的建议11条,院长阅处人民来信23封。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