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专题片《做一缕阳光》背后的故事

11.07.2016  14:10

  本网讯(通讯员 闻睿)专题片《做一缕阳光》以孝感市孝南区检察院公诉科原副科长程然同志的先进事迹为主题。讲述了她从检17年,在不同岗位上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该片多次在程然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以及电视台播放,被多家单位和部门列为党员干部教育片,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程然同志先后获得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模范检察官、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2014年7月,孝感市检察院党组研究决定,拟拍摄一部专题片,以更好地宣传和弘扬程然同志先进事迹和时代精神。专题片从筹备到定稿历时近三个月时间,省、市两级院党组多次专题研究并提出修改意见,省检察院政治部、新闻处参与指导,正处于治疗恢复期的程然同志全程参与拍摄,创作团队先后制作十一个版本。 

  一、因为真实,所以感人 

  典型人物专题片,如果缺乏真实性,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专题片筹拍之初,为夯实真实性这个基础,创作团队先后组织了三轮采访,除主人公程然外,采访对象达60余人次,获得了大量的鲜活素材,并进行一一梳理、相互印证,确保人物经历真实、具体事件真实、细节情节真实、时间地点确切。片中出现程然参与庭审现场、为中学生进行法制讲座等镜头都是正在发生的真实画面,片中的律师、案件当事人、主治医生均为真实采访,通过跟踪拍摄,采取了“摆中有抓”、“抓中有摆”的手法,适时加入同期声,画面真实自然,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实现对程然同志积极阳光心态的刻画,反映了创作团队的观点倾向,提升了专题片的感染力。正因为如此,《做一缕阳光》中的故事环环相扣,事件感人,催人泪下,后期编辑过程中,创作团队几乎是流着泪完成的工作。 

  二、因为平凡,彰显不凡 

  创作典型人物专题片,不能光有诗和远方的情怀,而是必须接地气,才能真正实现人物的事迹和精神可亲、可敬、可学。程然同志身上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她的感人之处在于从检17年,始终不忘初心,始终言行如一,始终自我超越,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能成为一个“离不开的人”,直到累倒在岗位上。即使如此,拿到绝症诊断书,她首先想到的是手上还有三起案件没有办完,这就显示出了“平凡中的不凡”。因此,在专题片创作过程中,我们始终围绕“平凡中的不凡”来着墨,以人为“”,以事为“”,选取了她在不同岗位的工作经历进行叙述,每件事叙述后加以精炼的串词和身边人的评价概括,使程然同志的先进事迹“如在身边”,而其思想精神境界却在广泛认同中深入人心。 

  三、因为坚持,所以阳光 

  创作过程中,我们反复思考,程然同志身上最感人的那个点是什么?经过深入采访、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是她的坚韧个性,是她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体现出的执着,是她走到哪里都带给人正能量,是她自己所说的“做一缕阳光”,这是全片的“”之所在。阳光的温暖、美好要求画面的唯美、画面所传递的精神的唯美,因此,我们要求除历史资料外,按照电影画面的要求拍摄,并围绕“做一缕阳光”这个主题进行适度的取舍。19分钟的影片,我们拍摄了50余小时、近500G的素材,然后进行取舍。比如创作中,对程然的病情不能刻意突出,但也不能回避,我们没有过多的应用一些煽情的场景,而是使用了程然治疗期间做操的场景,并辅之以主治医生的一段采访,用医生的话展现程然身上的阳光精神。医生说:程然不光感染病人,其实也感染我们医护人员,看到她,我们觉得更有干劲了,工作非常有意义! 

  回顾创作过程,程然同志拎着药瓶与我们一起商讨拍摄方案、孝南区检察院全体同仁积极的配合、北京海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严谨的工作作风,湖北省院政治部、新闻处的全程指导,省市两级检察院党组的坚强决心,还有为拍摄工作提供各种支持的同志们,为影片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今年2月26日是一个悲伤的日子,年仅38岁的程然同志病情复发,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我们永远记住了专题片《做一缕阳光》结束之时,程然同志所说的那句话,她说:“我愿做一缕阳光,充满温暖,传递正能量!” 

  如今,在孝感市检察机关,在荆楚大地,程然精神已化作一缕阳光,温暖和照耀着我们每一位检察干警,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