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雪兵:能给别人带来温暖的人-科教频道

19.04.2016  19:25

图为: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优秀毕业生孙雪兵

      荆楚网记者 骆蜜

他曾经是国家助学贷款的受助人,现在是国家助学政策的宣传员。他耐心细致地为学生讲解国家助学政策,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学生‘祖国是靠山,学子当自强’;他每月要偿还国家助学贷款,但仍主动资助农村山区的两名孤儿;他为帮助困难学生寻求回家过春节的资助,加班加点工作到深夜;他三次参加义务献血,积极为地震灾区捐款;他认真勤奋的工作,带领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用自己的爱心、责任和阳光心态为学生树立身边榜样……

2009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中国青年报共同举办了第二届“助学政策  助我成才”表彰大会。这段“优秀助学教师”的颁奖词,是对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教师孙雪兵的真实写照。

从进入大学到至今,认真学习、勤奋工作的孙雪兵共获得了十余项省部、国家级荣誉奖励。中国政府网、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湖北日报、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文明网、新华网等媒体对其进行40多次宣传报道;2008年3月30日,在全国首届“助学政策  助我成才”系列报道暨征文活动颁奖晚会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接见并称赞孙雪兵为国家助学政策优秀宣传员……

我始终记得党的恩情,记得国家和母校的培养,记得自己是编号为430676919的中国志愿者。”在人生的征程上,自强感恩、诚信助人是孙雪兵一直坚持的信念与足迹。

两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

当他接到大学入学通知书时,也是家庭经济最困难之时。2003年中秋节那天,在其他新生开学数天后,孙雪兵带着假期打工挣的少量生活费,通过“绿色通道”报到入学。随后,学校发放的高分新生奖学金,消除了他的后顾之忧。

孙雪兵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勤奋刻苦学习,多次获得学校一等奖学金和湖北省政府奖学金;积极参加勤工俭学,坚持把国家助学金和学校各项无偿资助的机会让给其他同学,选择办理需要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继续学业;同时,他成为一名青年志愿者,热心参加扶贫济困、助老帮弱的公益活动回报社会。18岁生日那天,他将参加无偿献血作为自己的生日礼物。

我需要帮助和温暖,但我不想无偿索取。我要成为能给别人带来温暖的人!”  因为自强、勤奋、感恩,他先后两次获得团中央和全国学联“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

参加西部计划 到艰苦的乡村去

带着理想和责任,大学毕业时,孙雪兵参加了团中央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作为中共党员,他主动要求从镇政府调整到条件更为艰苦的山区中学做了一名乡村志愿者教师。他每周为两个年级3个班级上31节英语课,担任63名学生的班主任,兼任学校团委副书记和镇西部计划志愿者负责人。

在那一年艰苦的志愿服务中,孙雪兵带领学生一同成长进步,为寂寥的山村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清晨,组织学生朗诵着“迎着朝阳,当思如何努力;踏着晚霞,要问是否进步”的班训晨跑;夜晚,护送身体不适的学生到几里路外的诊所看病;周末,步行十几里的山路走访慰问留守学生和空巢老人,传递国家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政策的温暖;课堂上,师生相互激励,教学相长;课堂下,平等交流,寓教于乐……

期末,孙雪兵教出的学生分别获得了全县统考英语单科第一名和第三名,班级平均成绩位居全镇16个班级第二名的好成绩。他从上级奖励给他“优秀青年教师”、“优秀班主任”的奖金中拿出100元捐赠给母校贫困生爱心基金会,用剩下的200元奖金成立宏志基金,帮助困难学生和留守儿童,播撒爱与希望的种子……

时隔两年,孙雪兵在2009年湖北省西部计划志愿者风采巡回报告会上讲述起自己的志愿经历,仍旧很激动。

薪火相传 播撒温暖 

饮其流者思其源,学有成时念党恩。完成支教服务后,孙雪兵回到母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从国家助学政策的受益者成长为宣传员。7年来,他一心扑在学生资助育人岗位上勤奋工作,会同财务、审计和相关部门累计为6.2万余名经济困难学生筹措并发放7136.72余万元资助资金,无一名学生因为贫困而失学。随着国家资助政策的逐渐完善,助学体系覆盖面越来越广,要求越来越高,工作量很大,加班加点,更是习以为常。他这样看待自己的工作,“我希望尽最大努力,将工作做细、做实、做好,让每一名困难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和方式的资助,让同学们多感受一份党和国家的关爱。

在资助育人的实践中,孙雪兵时刻加强学习与思考,注重将“经济资助”与“精神扶助”同步进行,将单纯的经济资助升华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和社会责任意识培养上来,引导受助学生自强感恩,爱国诚信。2008年5月3日,他凌晨4点起床,带领3名青年志愿者冒雨按时参加“武汉首届国际半程马拉松邀请赛”会务服务,获“武汉市优秀志愿者”;多年来,指导学生参加团中央和中国青年报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连续6届活动获奖;指导学生成立了黄家湖大学城四校志愿者联盟,开展“慈心善才  溢彩流光”大赛,为西部山区贫困学生筹措义款,改善文体条件;打造“城乡互联  结对共建”假期社会实践品牌活动,重点关爱山区小学农民工子女;引导学生参加教育部、中国青年报举办的三届“助学政策    助我成才”活动,连续三年获奖……

2011年8月,孙雪兵作为湖北省唯一获奖者,荣获共青团机关报——《中国青年报》10名“金牌读者”称号。8月25日、26日,中国青年报连续两次在头版头条要闻中以《向亲爱的读者汇报》、《60载风雨兼程  读者一路相伴  》为题,介绍活动相关情况,刊登孙雪兵的故事,宣传报道湖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助学政策、助我成才”征文等多项他参与的助学助人工作,展示湖北青年积极进取、勇于担当、乐观自强的精神风貌。

生我养我的是父母,培养资助我与千千万万贫困学生成长成才的是党和国家。我会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充满感情,干好工作,让更多的困难学生共享国家发展成果,感受教育公平的关怀,让党的阳光雨露滋润大地,温暖人间……”这是2008年3月30日,他在首都北京,在教育部、财政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中国青年报联合举办的首届“助学政策  助我成才”颁奖晚会对电视机前全国亿万观众的庄严承诺。

多年来,作为助学政策的受益者、宣传员和践行者,孙雪兵一直信守承诺,努力干好工作,给经济困难学生送去物质上的帮助,更为他们带来心灵上的温暖。许多学生说会向他一样用实际行动弘扬“自强不息,明志高远”的校训精神。一位受到他资助的山里孩子我写信说:“我希望快点长大,长大之后也做一名志愿者,沿着孙老师您的足迹继续播撒爱的种子。

      相关链接:首届湖北职教之星评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