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子刊再次报道我校鬼臼类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12.10.2015  10:39

              10月7日, 自然 子刊《科学报告》( Scientific Reports) 在线(www.nature.com/articles/srep14814)用17页的篇幅详细报道了我校鬼臼类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该工作由汤亚杰课题组青年教师赵巍、研究生李建龙和周晨等共同完成。《Scientific Reports》是Nature出版社旗下一综合科学期刊,专注于进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在所有综合类期刊中排名第8位。

            该论文系统报道了碳硫键修饰和碳氮键修饰对鬼臼毒素抗肿瘤活性影响及其抗肿瘤机理机制。与临床上使用的鬼臼类抗肿瘤药物“依托泊苷”相比,4β-S-杂环-鬼臼类衍生物对人肺癌A549的抗肿瘤活性提高了76-286倍;对人胃癌BGC-823抗肿瘤活性提高了5-65倍;对人子宫癌HeLa抗肿瘤活性提高了50-348倍。而对人正常肝脏细胞HL-7702的细胞毒性降低了2-5倍,且具有较强的微管蛋白或拓扑异构酶II靶向能力,诱导细胞早期凋亡。这表明4β-S-杂环-鬼臼类衍生物有望开发为新型广谱抗肿瘤药。

 

附:并列第一作者简介

 

          李建龙 、男,1988年出生。2011年于天津工业大学获有机化学学士学位,2014年于湖北工业大学获发酵工程硕士学位,师从汤亚杰教授。现于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武汉)任化学专员。

 

            赵巍 、男,1983年出生,实验师。2006年于湖北工业大学获生物工程学士学位,2010年于湖北工业大学获生物化工硕士学位,获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师从汤亚杰教授。2010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任研究实习员,2012年回湖北工业大学工作至今,2015年起在职攻读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近5年来以第一作者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 Scientific Reports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等发表SCI论文1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鬼臼类化合物损伤微管蛋白结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过程的信号转导机制” (81503112)。

 

            周晨 、女,1989年出生。2012年于陕西师范大学获食品科学与工程学士学位,2012-2015年师从汤亚杰教授,攻读硕士学位。现于长沙中科晶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任研发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