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足世界杯影响力飙升 赛事总奖金达1360万美金

10.06.2015  13:15

  2015女足世界杯正在加拿大各城市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对于那些女足姑娘们来说,她们来到加拿大,不但可以追逐至高无上的金杯荣誉,而且本届世界杯还有丰厚的奖金在等待着她们。不过,相比其他国家的女足球员们,中国球员则要寒酸得多,据扬子晚报记者了解,这次中国女足姑娘们每人每天的补贴才300元人民币,也就加拿大一个套餐的钱。多年来,中国女足的待遇极低,再加上越来越少的社会关注度,女足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阶段,愿意送女孩来踢球的家长越来越少。

  特派记者 张昊

  加拿大埃德蒙顿专电

   受人关注 女足世界杯影响力飙升

  尽管女足世界杯的观赏性和宣传效果与男足有着不小的差距,但是这并不能阻挡女足世界杯前进的脚步。1991年在中国举办的第一届女足世界杯赞助商只有一家,而世界杯的奖金数也为零,但今年第7届女足世界杯的奖金总额已经攀升到1360万美元。

  追溯历史,1991年,第一届女足世界杯在中国广州举行,参赛球队12支,赞助商只有一家,比赛常规时间并非90分钟,而是80分钟。而美国对阵挪威的决赛甚至没有在最终冠军得主美国队的本土进行直播,也没有任何奖金。当时19岁的美国队新星米亚·哈姆说:“当我们回到祖国,我们满以为自己刚刚征服了世界,会受到热烈追捧,但是居然只有一个媒体人员来接机。”然而,1999年第3届美国女足世界杯制造了高潮,美国队和中国队共同创造了女足赛事历史上上座率最高的比赛,1999年的玫瑰湾决战,上座人数高达90185人。美国队凭借点球大战5比4获胜夺得了冠军。

  而这一年,美国从事足球运动的爱好者中41.7%是女性,1800万足球运动参与者中有750万女性,相比1991年提升了34%。2007年第5届中国世界杯,赛事期间世界杯官网被访问次数2318万。共有200个不同国家和地区至少转播了一场比赛,创造了新纪录。而国际足联的6700万美元“发展基金”中15%被用到了女足身上,比之前的10%提升了5个百分点。

  2011年第六届德国女足世界杯,赛事的主赞助商共计12家,创造了新纪录。而在世界杯开幕前18个月所有赞助项目就已告“售罄”,同样创造了纪录。另外,全球共计4.078亿人至少观看了3分钟的电视直播。

  值得一提的是,直到2007年第五届女足世界杯才引入了赛事奖金,赛事总奖金是580万美元,到了2011年这一数字增加到760万美元,2015年女足世界杯的奖金总额为1360万美元。另外,本届女足世界杯的参赛球队已经壮大为24支,比第一届翻了一番。

   不受待见 中国队员补助才300元/天

  与世界女足发展形势截然相反,中国女足却陷入了悲惨处境。在近年来关于女足的报道中,什么摆地摊、提前退役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一些女足球员的收入极低,甚至月薪只有800元,这点钱只能拿来买防晒品。像江苏、广东和上海等女足发展比较规范的地区,有编制的女足队员能有四五千收入,算是女足中的佼佼者了。去年亚运会之前,中国女足的奖金还是来自私人捐助,男足前国脚李铁和朋友们给女足国家队捐了15万元,而那也是因为国家队主教练郝伟是李铁从小到大的好朋友。

  大家不禁要问,女足过得这么悲惨,中国足协不能管管吗?可是,想到今年年初女足在清远比赛时,基地糟糕的伙食和住宿条件,以及满大街跑的猪,大家就应该能知道足协对于女足的关心有多少了。回到本次世界杯,中国女足姑娘们拼死拼活,但是每人每天的补助才300元人民币,这在加拿大当地,想吃一顿稍好的自助餐都不够。本届女足世界杯,中国女足也会有奖金,但是也要根据名次来定。如果女足们不能取得好的成绩,那么她们辛辛苦苦拉练比赛几十天,也不过就一万多的补贴而已,还不够国内一些白领半个月的收入。

   恶性循环 中国女足人口不到1000人

  所以,就是这样的一种生存状况,国人们怎么能够再要求女足做到更多?目前,尽管女超联赛一直在维持,但这并不足以扩大中国女足的足球人口,目前国内女足的足球人口还不到1000人,这已经囊括了各年龄层。以女足超级联赛为例,16支队每队20多人,一线球员还不到400人。横向比较,看看其他国家的女足发展,日本女足人口已经达到3万,德国女足人口100万,美国甚至达到了惊人的300万,就连北欧小国芬兰也有大约25000名女性从事足球运动。

  看看曾经中国女足的手下败将加拿大女足吧,她们也是本届世界杯的东道主。加拿大女足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拿到铜牌,而这也是加拿大多年推广女足运动的结果。女子足球在北美地区流行不过是近二三十年的事,遵循的就是从娃娃抓起的思路。与橄榄球、棒球、冰球等运动相比,这里的人们很自然地认为女孩子更适合足球,再加上民间本就浓厚的体育氛围,女足运动厚积薄发,现在到了可以收获的时候。在加拿大,女孩子在学校踢球是一项挺平常的事情,如果有能力可以走得更远,就会争取去美国女足联赛效力。有了如此庞大的足球基础,超越不进而退的中国女足,自然不在话下。

  女足在中国走的是精兵之路,虽然也曾攀上世界亚军的高峰,但后续动力不足的问题很快出现,直到现在也没真正扭转过来。如今,中国女足从教练到队员说起对未来的期待,都不忘加一句,希望能带动更多人喜欢女足,参与女足。否则,只有几百几千人的基础,一切“崛起说”也都是空谈。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