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着的美丽

22.06.2016  03:46

(孙又欣)初夏,武汉市主城区最大的湖泊——沙湖,阳光普照,浩淼水面细浪泛波。港汊里的荷塘花叶飘着可人的馨香;湖岸上的树草葱茏散发出诱人的清香。这座水与景构筑的湖景园,以盛装迎来了荷花送美,绿色沙湖为主题的第三届荷花展,也迎来了如织游人。 

这里能连续高规格承展浸润水生态的荷花,其底气除了水清湖阔花草繁茂和仿清亭台廊桥古意幽深这些硬件优势外,管理严格的软件不可小觑,尤其是志愿者的奉献服务功不可没。沙湖公园免收门票,全天候开放,其管理难度可想而知。由退休和在职市民为主组成的志愿者团队,有的鬓染秋色,有的阳光张扬,虽然年龄段不同,身份相异,但共同点都是舍弃休息,不知疲倦,尽职尽责地活跃在景区,游人常常可以与戴着红色袖标的志愿者们不期而遇,擦肩而过。正是这支默默无闻、甘于奉献普通志愿者队伍的介入,成为体制内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 

首次见识志愿者的狠劲,那还是乍暖还寒的冬春之交。行走在园区小径上,迎面湖风里裹夹着梅园飘出的阵阵花香,沁入心脾。惬意之时,看见前方一个志愿者正与几个清洁女工争吵。原来,一个女工看到花开正艳的黄梅,忍不住连枝带花摘掉,放在清洁车上,准备带回家,又仰仗与志愿者相识,不接受批评,志愿者不讲情面,指出体制内人员摘花行为具有示范的更烈危害,继而严肃指出,没有水景园的完整和美好,清洁工的饭碗都难保。话虽重,理融情,终以清洁工认错告终,批评了违规者,警醒了其他游人,彰显了志愿者参与管理不可逾越的底线。 

柔性管理,则是志愿者的常态行为。行走在这一方水景园里,抬首低头间,常常可以看见红底白字的鲜艳条幅或黑字白底的醒目木牌,提醒游客:手下留情花更艳,脚下留情草更翠。这类警示,虽没有罚款一类的震慑,但却形成无言自威的柔性管理氛围。在维系柔性管理氛围中,常常看得见志愿者的身影。 

双休日三口之家是这里的主体游客,父母亲常常带着一些“熊孩子”。一次,一个小男孩,看准了桃树上带嫩果的枝条,眼疾手快扯拽。这时,志愿者上前,和颜悦色地劝说:这小果上长满了细小绒毛,如果沾到你手上,很痒还会很疼的哟。志愿者的话语不多,但关爱溢于言表,也得到父母的认同,在三人相劝下,小孩立即缩回了手,礼貌地谢谢后离开。 

好的水生态,引来彩蝶纷飞,成为这里靓丽风景。有的家长手提装着蝴蝶的透明塑料盒,看着小孩子在草花丛中继续乱抓乱捕。对这些乱象,志愿者劝说虽有一定的难度,但仍不放弃不气馁,采取景象描述的说理方式,对家长和小孩不厌其烦,绘声绘色,展示鸟鸣树梢巅,蝶戏花丛间的美景,这样的公共水景资源,对于维护水景园亮色的重要和必要,以事明理,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捕蝶行为收敛再收敛,维系着一方望得见清水湖景、听得见百鸟啭鸣、看的见蝶戏蜂飞的如画美景。 

志愿者严肃与柔性的统一,助力了水生态园景的建设。当下,荷塘里与近湖边,荷杆亭亭玉立、荷叶翠绿欲滴、紫红白诸色荷花递次争相绽放飘香;湖岸旁,三叶草头顶白花、色浆草头戴着紫花,碗口大的八仙花、或紫或白开得正闹,石榴树上仍有倒挂金钟状的点点残花、树下则铺满一地花红;优选而来的中法水生态项目百草园,草翠花艳。夏风掠过湖面,带着淡淡的水腥,送来阵阵凉意。红柱黛瓦飞檐的仿古亭台楼阁、砖石堆累厚重敦实的悠长廊桥,看不到涂鸦痕迹,保持着古色古香的原色原貌。远湖近景无不彰显着赏心悦目的美丽本色。 

在湖景路的中段,一片杉树林掩映着的三间平房,这里便是志愿者之家。红黄相间的墙上,挂着的几幅照片,记录了他们成长的脚印。市民园长,由竞争产生,谁演讲阐述的维系水生态目标措施可行、接地气则上。不定期请水生态建设的专家讲课,给志愿者充电,使他们能够由朴实的喜水爱水护水,升华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层面,增强爱心提高奉献行为的自觉性。在这样一种好的机制中,从照片上一张张笑意满满的阳光脸上,能触摸到他们以奉献为快乐的美好心灵。 

上善若水。沙湖公园以水为主体的生态园林,彰显着物资原生态的美,而志愿者以维护水生态自觉奉献的行动,彰显着精神层面原生态的美。双生态的美,既相得益彰,相互作用,又为社会进步提供正能量,让人沐浴阳光,充满了暖意。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