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黄陂农民夫妇照顾弱智软骨症弃儿31年不言弃

19.07.2014  22:09

  长江日报讯(记者林敏 彭仲 通讯员罗敏娟 徐文婷)31年前,黄陂区六指街胜洪村的徐丛发夫妇在街道卫生院捡了一个弃婴,给他取名徐涛,从此照顾至今。徐涛6岁时被诊断出是先天弱智并身患软骨病。这意味着,徐涛将终身无自理能力,需要人照料。如今徐丛发夫妇已过六旬,生活日益困窘,他们仍坚持着不愿放弃。

   卫生院里捡来弃婴

  1983年的一天,徐丛发的妻子龚小姣因重感冒在六指街卫生院住院。“住院时我听说有个小孩被丢在医院走廊。”龚小姣回忆道,“我跑去看,那么小一点点,用破布盖着身体,下半身还全是乌黑的。

  当时33岁的龚小姣看了一眼离开后就再也安不下心,又去看了几次后决定把孩子抱回来自己养,尽管这时的她已有4个女儿。

  徐涛是个早产儿,出生时仅3斤6两。龚小姣抱着小徐涛在病床上养了34天,用一根筷子蘸糖水给他喂食,并用热毛巾为他敷下半身。

  徐涛身体一直不好,两三岁时,抱在怀里突然就不动了,旁人觉得快“不行了”,龚小姣夫妻俩按农村习俗把他放在地上。而徐涛突然有了意识哼哼了两声,龚小姣立马把孩子紧紧抱住。

   6岁发现先天弱智并患软骨病

  徐涛6岁时,徐丛发看着儿子就纳闷,别人家孩子活蹦乱跳,为啥自己孩子不说话,也不会走路。经检查发现,徐涛属于先天弱智。

  “我们为他做了学步车,可是怎么教也教不会。”徐丛发夫妇带着徐涛到市儿童医院,找到一个相熟的医生。医生用小木槌敲击徐涛膝盖,没任何反应,一番检查后,徐涛被诊断为先天性软骨症。这如晴天霹雳砸在夫妇二人身上。

  了解徐丛发夫妇的难处,医生建议把徐涛送福利院,养了6年的“儿子”早已视若己出,哪那么容易放弃,夫妇俩很矛盾。

  正在这时,徐涛突然冒出一句:“妈妈,我要回家。

  这是徐涛的第一句话,也是第一声妈妈,龚小姣顿时泪如雨下。“既然能捡就能养,能说一句话说不定以后也能说,说不定以后也能学会走路”。

  因为这一声“妈妈”,徐丛发夫妇又把徐涛带回了家。然而那句话却是徐涛31年来唯一一句话,至今徐涛也没学会走路,只能瘫坐在一个小板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