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市特大洪涝灾害“五超”历史之最 受灾人口超50万人

23.07.2016  00:50

  “今年梅雨期,天门市遭受历史特大洪涝灾害,主要特点是‘五超历史’:降雨量大超历史、河湖库高水位超历史、高水位持续时间长超历史、灾害损失严重超历史、防汛抗洪救灾投入超历史。”7月22日,天门市副市长雷华在湖北省防汛抗洪救灾新闻发布会上称。

   降雨量大超历史

  据介绍,自6月18日入梅至7月21日出梅,天门市遭遇五场强降雨袭击,累计降雨量全市平均为730.54毫米,最大降雨量彭市镇829.1毫米,占全年平均雨量(1131毫米)的55%,比1998年梅雨期雨量451.1毫米多六成,比历史最高值1969年梅雨期雨量593毫米多两成,是建国以来同期降雨量之最。加之天门上游钟祥、京山、屈家岭等地出现历史罕见特大暴雨,上游石龙、石门、吴岭、惠亭等各大水库相继超汛限集中泄洪,雨量成流量,造成天门市汉北河等河湖水位陡涨,并迅速超历史最高水位。

   汉北河水位两超历史

  汉北河天门站水位7月1日16时超设防水位(28.30米),2日4时突破警戒水位(29.30米),2日19时高于保证水位(30.00米),4日13时平历史最高水位30.52米(2008年8月31日),7日11时创历史新高30.61米。

  7月19日20时,汉北河天门站水位再超保证水位,21日6时达31.35米,再创历史新高。除汉北河之外,汉北河支流皂市河水位于20日20时达到31.54米,也创历史新高。此外,还有东河、西河、柳河等中小河流,沉湖、华湖、张家大湖等湖泊水位超历史,2座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30座小(二)型水库全部溢洪。

   汉北河高水位持续时间之长超历史

  据了解,汉北河第一次洪水过程中,汉北河天门站水位在设防水位以上持续时间达318小时,在警戒水位以上持续时间达216小时,在保证水位以上持续时间达163小时,与历史最高水位的2008年相比,分别多出133小时、93小时、80小时。

  自7月19日7时起,汉北河天门站水位再超设防水位,截至7月22日16时水位达30.98米,在设防水位以上持续时间81小时,在警戒水位以上持续时间73小时,在保证水位以上持续时间67小时。

   灾情严重超历史

  长期高水位持洪导致天门市中小河流普遍暴满,多处堤防漫溢出险,许多民垸破垸进水,灾情非常严重。截至7月22日8时统计,天门市受灾人口达50.71万人,全市76个村被洪水围困,黄潭镇、拖市镇、石河镇镇区全部被淹,最深处达2米以上;拖市镇镇区进水,停产工业企业14家,汉宜线、荷沙线、潜杨线等省道,大天线等县道中断,中断供电线路13条次。全市紧急转移安置人口60435人,共设25个集中安置点,集中安置人口6233人,分散安置人口54202人。

   投入灾害的人力物力之多超历史

  灾害发生后,天门市上下全面动员,全力以赴投入防大汛、抗大洪、救大灾。汉北河、皂市河长达108.9公里堤防上全线布防,79家市直单位调派党员干部1314人奔赴一线,申请动用部队武警官兵1075人,应急抢险队650人,沿线乡镇办场上劳力13100人。全体参战人员日夜巡堤查险整险抢险,对重点险情实行专人专责坐险盯守;对沿线二级排水泵站实行夜间停电限排,为汉北河调洪错峰尽力创造条件。(胡芳华)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
湖北省档案馆关于实体档案暂停提供利用的公告
尊敬的利用者: 省档案馆正在开展库房档案调整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