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天门全面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惠民乐民

26.05.2016  23:31

  新华网武汉5月26日电(记者梁建强、李建平)茶圣故里、曲艺之乡,古称“竟陵”的湖北省天门市,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厚的人文底蕴。

  千年一瞬,斗转星移。新时期中,如何实现以文惠民,以文兴城?

  近年来,天门市坚持“以文为魂”战略引领,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着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文化产品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先后荣膺“全国文化先进市”“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三次获得“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称号。蝶变中的天门,已然成为构建惠民、乐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典型样本。

   举“惠民旗” 夯实公共文化基础

  皓月悬空、微风徐徐,陆羽故园中流光溢彩。高耸的仿唐风格建筑——陆羽茶经楼外,不时可见在湖边吹拉弹唱的市民。

  “以前,这里是个臭水湖,根本没人愿意来。”市民赵明磊告诉记者,天门是“中国曲艺之乡”,但可供市民休闲娱乐的文化场所曾经十分有限。

  2013年,占地1000多亩、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开放式综合公园陆羽故园正式开园。湖泊治理了、广场建成了、文化设施改善了,市民纷至沓来。

  在寸土寸金的城区中心地段,先后改建完善了陆羽故园、东湖公园、胡家花园,新建了图书馆、体育中心、文化中心、游泳馆、博物馆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最好的地段,天门选择留给了文化场所。“民生帐”,摆在了市委市政府决策的首位。

  天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柯俊告诉记者,近几年来,天门市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投入,拿出最好的地,新建、改建了一大批功能性场馆,不断满足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人民群众真正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得到实惠。

  目前,陆羽广场已成为当地市民文化娱乐和休闲的重要场所,天门剧院可承接各类大型演出和重要会议,图书馆2013年被评为国家一级馆,群艺馆在2015年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初评中达到一级馆标准,占地37亩的天门市博物馆建成并即将对外开放,石家河遗址考古研究中心基本竣工。

  天门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张佑才介绍,为了让陆羽茶文化、曲艺文化、蒸菜美食文化等天门“名片”更加亮丽,天门先从基础设施建设抓起,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夯实基础。

  2015年以来,天门新建、改造乡镇文化站24个,建设农家书屋819家,建设社区文化活动室50多家,建成农村文化小广场(百姓舞台)240个,市、乡、村三级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打“创新牌” 激发文化活力

  宽敞整洁的“悦读驿站”中,2000册书籍整齐排列。市民们坐在沙发上,惬意地享受舒适的阅读时光。

  这样的场景,在天门的街头不时可见。2015年7月起,天门市陆续在城区群力社区、爱民巷社区、杨林口社区、官路社区以及市体育馆、岳口镇健康村、多宝镇郑场村等建起“悦读驿站”,配上书籍、电脑、空调、桌椅,免费向群众开放。

  创新的举措,受到了百姓的欢迎。目前,每个悦读驿站平均每天接待读者近200人次。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创新,更体现在制度层面。

  为了理顺文化管理体制,天门大力推行“管办分离”,成立了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电局,统一履行文化、体育、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并成立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在乡镇文化体制改革上,天门为了加强乡镇文化队伍建设,2015年,天门在市文体局成立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采取市聘乡用的办法,保证每个乡镇有1人专职从事基层文化工作,纳入事业编制管理。

  “夯实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是关键。”天门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张淼说,通过“市聘乡用”,选优配强乡镇文化工作人员,让文化人才更好地扎根基层、服务基层,最大限度地激发基层文化事业的活力。

  近年来,天门着力创新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机制。选送31名学员到湖北省艺术职业学院学习深造,培养花鼓戏专业人才;并对天门糖塑、天门民歌、天门蒸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重要传承人进行重点保护,组织开展拜师学艺,扩大民间传承队伍。

  抓好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同样是天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点。

  天门将市花鼓剧团整体转制为市花鼓戏传承保护中心,专门从事花鼓戏研究、保护、传承、展演工作,列为财政全额拨款的公益事业单位,实施了人事、分配、演出体制等全方位改革,实行绩效管理,有效激发花鼓戏演职人员的活力和创造力,2013年被中宣部授予“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先进集体”称号。

  此外,通过推进经营性单位转企改制工作,天门剧院、人民剧场、电影公司、原有线电视台等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天门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陶书治介绍,天门积极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全市经营性文化单位各项改革任务和公益性文化单位人事、分配和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基本完成。

  诸多创新改革,打破了束缚文化工作的体制机制壁垒,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造了条件,也促进了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日益增强。

   走“群众路” 推动惠民乐民

  5月下旬,天门市渔薪镇社区的文化活动室里每天热闹非凡。一群退休老人们正在为“六一”儿童节以及“七一”建党节的演出活动进行排练。

  69岁的张文藻告诉记者,2013年起,社区里建起了老年活动中心,合唱团、花鼓剧团、门球队等文化活动越来越多。“不仅心情好,身体也更好了。

  “社区工作靠群众、群众靠发动,发动靠活动,活动靠文化。”渔薪社区党支部书记周家华说,丰富的文化活动,已成为增强社区工作凝聚力、增进社区和谐的重要纽带。该镇中心文化站站长丁绪华介绍,近年来,随着乡镇文化活动的增多,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越来越高。

  文化搭台,百姓唱戏。天门市坚持把惠民、乐民作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落脚点。

  近年来,每年七月,天门都会举办“陆羽广场文化月”活动,现已成为省内知名的广场文化活动品牌之一。2015年广场文化月期间,该市累计举办17场演出、放映13场电影,5000多名演职人员,为20余万人(次)的现场观众献上了“文化盛宴”。

  平日里,各类文化活动中,群众也是不变的“主角”。

  花鼓戏、折子戏、皮影戏,根植于群众创造;民歌、渔鼓、快板、大鼓或方言小品,都来源于群众的生活;广场舞大赛、少儿歌舞、电影专场,都离不开群众参与;摄影展,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等专场活动,更是把“群众路线”贯穿始终。

  为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文化部门还每年坚持送戏下乡不少于200场,每年送电影下乡不少于1万场。看戏,看电影的成本,均由政府“买单”。同时,240个农村文化广场,也成为了文化活动的“百姓大舞台”。

  统计显示,近三年来,天门市在文化惠民上的投入达到5亿元。而2015年,天门市的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19.58亿元。

  “文化是城市之魂。”柯俊说,天门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将始终高举服务惠民、改革创新两面旗帜,凝聚民心、激发活力,助推天门经济社会发展“增量提质、跨越赶超”。

 

(责任编辑:连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