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对田径比赛的影响

19.08.2014  17:34

            体育比赛中田径成绩的好坏,除了与场地和运动员临场竞技状态等因素有关外,还与比赛时的风、气温、湿度等气象要素有着密切关系。
  风对田径比赛有很大影响。如果田径比赛场地上风速超过限制,所创造出的成绩将不被承认。田径比赛规则上明文规定:“距离在200米和200米以下的径赛以及跳远、三级跳远等项目,凡顺风时平均风速超过每秒2米者,所创纪录不予承认。在各类世界大赛中,曾多次出现过因比赛时风速超过规定的标准,致使运动员所创成绩不能算作新纪录的遗憾。如1968年6月20日美国运动员齐姆在100米短跑比赛中,创造了9.8秒的世界最佳成绩,但由于比赛时的顺风风速为2.6米/秒,超过规定风速0.6米/秒,因而未被承认。另外,全能运动的单项成绩,凡风速超过每秒4米者,其全能运动纪录也不予承认。

  气温和湿度对田径赛事也有较大影响。专家称,对田径赛的最适温度是20~22℃。湿度对人体的影响主要在热代谢和水盐代谢方面。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人体对气温的感觉,与湿度的关系就很大,高温高湿时,大气中大量水汽使体表汗液蒸发困难,会妨碍人体的散热。另外如果空气湿度太大,运动员会感到情绪郁闷、心理压力增大;空气湿度太小,人又有干渴烦躁的感觉。据专家研究,在气温适中的前提下,50~60%的相对湿度对田径比赛最适宜,气温适中且湿度比较低时,有利于跳跃运动员发挥水平;湿度偏大些时,则有利于短跑运动员产生爆发力。

(来源于 《气象知识》 责任编辑:黄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