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大学走出校门主动“迎新”是大学精神的体现
08.08.2015 01:38
本文来源: 武汉纺织大学
近日,武汉纺织大学全体校领导及各学院领导班子成员,顶着炎炎夏日,担任起“快递员”的工作,分赴湖北省各地分别将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部分新生手中,并看望慰问贫困新生。除了上门走访发放录取通知书、看望新生,武汉纺织大学也利用新媒体第一时间建立新生家长QQ群,同新生线上互联互通,推进“互联网+”悉心服务新生的网上迎新工作。今年武汉纺织大学走出校门,走进家门,走上网络,开启了一场别有意蕴的迎新之旅。这不仅是形式上的改变,更是教育理念上的转变,将固守了几十年的大学校内“迎新”,在时间和空间上延伸到社会(中学和家庭),这是大学主动融入社会开放办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深度人文关怀精神的体现。
今年武汉纺织大学全面进入一本招生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历史性跨越和“转型”。大学的转型,需要我们去认识大学的传统与变革,去筹划大学的未来。从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角度去认识大学,是大学成功转型的关键也具有合理性。
大学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早期的大学与社会之间很少有直接的联系,缺乏服务社会的意识和机制。在洪堡提出的“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主张下,大学是探求高深学问的场所,是一座座独立于社会的“象牙塔”。在大学发展的历程中,大学最形象化的外部特征和内在品格可以用“象牙塔”、“服务站”和“灯塔”三个维度来描述。“服务站”式的大学起源于美国。大学“服务站”的角色使美国的大学和社会之间建立了有机的联系,使得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服务成为大学的重要职责。今日之大学已经不再是早期的“学者行会”和“象牙塔”了,她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核心组织”和“动力站”,是为学生成长导航、为社会发展指引方向的灯塔。大学把录取通知书送到新生手中,犹如灯塔把光线投向迎面而来的莘莘学子一般。
我国的古代大学以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宗旨,将知识、意志、情感及相应各类学问与价值统一于人格的全面发展与完善,指向人文教化的最高目的。大学教育的长远责任正是一种精神教化和生命关怀的责任,一种深度的整全的人文关怀责任。大学的使命就是文化使命,大学的“本体”活动就是“以文化人”。通过文化精神创生和人文教化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陶冶人的情操,砥砺人的品性,提升人的德行,促进人的成长。大学所达之为政治与经济服务的目的,在于通过造就健全的人而造就一个健全的社会。正如高等教育专家张应强教授所言,当今时代的大学使命主要有如下三条:一是提升人性,二是教化社会,三是泽被人类。以达到人格之养成,学术之发展,文化之进步的目的。莘莘学子在大学这座“灯塔”的引领下,将会逐步走向成人成才的成功之路。
在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武汉纺织大学作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行业高校,更应走出校门、走进家门、融入社会、主动“迎新”。一个教师的亲切微笑,一纸漂亮的录取通知书,一份深厚的人文关怀,将点亮学生心中的灯塔,给学生持久的精神激励。这样特殊的大学“第一课”会让学生永远铭记在心,永远感恩母校,砥砺前行。
本文来源: 武汉纺织大学
08.08.2015 01:38
故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