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大学者〗杨洪林:用时间诉说学者情怀
14.06.2014 17:07
本文来源: 武汉纺织大学
来源: news.wtu.edu.cn
此次采访,让我感到似乎又去听了一堂杨洪林老师的课。听他讲故事,听他讲半辈子的苦辣酸甜。见到杨老师时,他还在伏案工作,将自己埋在一桌子的书和资料里,书桌上除了书籍就是学生的作业。身着粉色T恤的杨老师已年过花甲,但看上去还是那么硬朗,一如往常给我们上课时那般精神抖擞。
大学殿堂——“我迟到的春天"
杨教授笑称自己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于1950年11月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在父亲的指导和熏陶下读书写字,背诵了大量诗词歌赋,堪称“童子功”。伴着书香在汉水边上长大,对文学和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1966年,文革爆发,17岁的他开始了长达十一年的“上山下乡”知青生涯,他当过农民、搬运工人;做过5年“村官”;担任过文艺宣传队队长。期间他仍不忘写作,曾用大量文艺作品反映、讴歌母亲河——汉水,用诗词歌赋歌唱汉水,歌唱秦巴山地勤劳的父老乡亲。 “痛并快乐着”,他用这五个字来总结那十一年的蹉跎岁月。也正是那十一年的经历使他更加热爱脚下那片黄土地,更加感激自己的人生导师——父老乡亲。从此,汉水流域悠久灿烂的文化,在他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兴奋地说:“现在保存于郧西县博物馆的那把战国时期的青铜剑,是我当时带领村民造梯田时发现的,我还协助了郧西白龙洞猿人化石考察、研究工作呢。”漫长的基层生活结束了,但杨教授仍决定继续传承和弘扬汉水文化,他回报汉水母亲的求学、研究之路才刚刚开始。 1977年恢复高考第一年,杨教授以“有突出贡献的知青、农民业余作家”身份破格取得高考资格。试想,在经历过十一年的蹉跎岁月之后还能参加高考,实现读大学的梦,无疑是他人生中的一个春天。随后,杨教授分别在华师郧阳分院、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为了弥补过去蹉跎岁月的那段时光,他格外珍惜难得的学习机遇,在大学期间分秒必争、博览群书。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他在教室里挑着煤油灯、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夜读群书,日复一日泡在书堆里,阅读、抄写、背诵......就这样,他打下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扎实的文化研究基础,并顺利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他希望在中文系讲授元明清文学,研究自己喜爱的元杂剧和明清小说,但不久后组织却安排他从事思想政治工作。这期间,杨教授还是放不下他从小钟爱的文学专业,先后在华师和湖大学习进修。 如果说能够进入大学学习是杨教授的一个春天,那么,当时已经任某高校党委宣传部部长的他,在历经波折后申请到去武汉大学进修的机会无疑是他人生中又一个“春天”。“我有个同学当时在武大读硕士,我很羡慕他,在那个年代里,我只想做学问,只想一门心思搞创作。”他激动地回忆道。可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最后,他服从了组织安排到武汉大学考试、攻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杨教授用了八年时间在珞珈山上进修、读书、做研究、写论文。那时的他还被省委高校工委借调从事理论调研两年。他白天在武大学习理论知识,晚上、周末、假期在高校工委办公室加班,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虽然组织要求高、个人压力大,但却实现了凤凰涅槃,“我感到我的能力像原子弹聚变一样得到了提高,这使得我愈发珍惜机遇,珍惜时光,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领域——文化和哲学研究中。” 一山一水一哲人——“为伊消得人憔悴” “以使天下识字者,皆知汉水流域山水之绝美、物产之丰饶、儿女之奇杰、历史之悠久、文化之博大;以使全球的汉子、汉女,尽晓汉人之根、荆楚之源、汉学之渊,情寄汉水,心向汉水,献力汉水,复兴汉水。”这如诗如画、气度恢弘的文字,摘自杨洪林教授歌颂母亲河汉水的散文《汉水文化放歌》。 “我是汉水的儿子,我得感恩这片山水把我养大。”杨教授十分关注三农问题,成为国内率先对汉水文化作系统研究的专家之一。1981年,他就开始着手研究汉水文化,从汉水猿人洞遗址到淅川恐龙蛋化石遗址,从郧县青龙泉遗址到屈家岭文化遗址,从道教名山武当山到佛教圣地玉泉寺,从钟祥明显陵到当阳关帝陵,从襄阳古隆中到南阳汉画砖……处处留下了他考察的身影和足迹。在进行文化考察的同时,他也不忘大声疾呼当地干部群众关注文化保护与开发,在他的呐喊下,汉水文化研究引起国内外媒体重视。“当更多的中华儿女一起歌唱时,汉水文化必定会铸造新的辉煌!”他坚定地说。 “武当文化是世界文化遗产,必须破解其博大精深的文化之秘”,杨教授读大学时就十分喜爱传统哲学,密切关注影响中华民族数千年的道教、道家哲学思想。1992年,他在继续深入研究汉水文化的同时将自己的学术研究重点逐渐转到武当文化上来。适逢武当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了成功“申遗”,他全身心投入到武当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研究与推进当中,撰写了一批学术论文,破译了一系列学术之谜,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学术观点,回答了很多学术难题,如考溯明成祖大修武当山的政治与宗教原因,阐释陈抟老祖与武当道教思想的渊源、系统论证张三丰内丹思想及太极拳理论,这一系列重大成果被理论界誉为“扛鼎之作”。“我那时,一边看,一边模仿,揣摩气功,由此也跟武当武术结缘。”他深入考察明成祖朱棣与武当道教建筑、雕塑之间的关系,从多方面论证得出了一个震撼学术界的重大发现——武当山金殿鎏金铜像的人物原型就是明成祖朱棣,其考察依据和结论被国内外普遍认同、广泛采用。1994年,武当山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杨教授的研究成果和心血也融入其中了。 一代哲人杨献珍出生于汉水流域十堰市郧县安阳镇,他是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教育家,原中央党校校长兼党委书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具有代表性的哲学家之一。1990年,杨教授在武汉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时,与杨献珍“邂逅”在哲学底蕴浓郁的武大珞珈山上。在决心与这位哲人“对话”并研究宣传其哲学思想后,杨教授便痴迷地整日泡在图书馆内收集一切与杨献珍有关的书籍、杂志、报纸,对于他来说这些资料无疑是“瑰宝”。“1994年,我在北京收集资料,不幸遭遇小偷,身上仅剩下一大包书、复印资料和一张返程的火车票。”他接着说:“我是不幸而幸,从杨献珍家人、秘书、战友、学生处收集的珍贵资料还在,在火车上,我紧抱着书一路从北京回到学校。”他笔耕不辍,历经18年撰写了38万字学术专著《杨献珍哲学思想通论》。首发式上,国务院首席专家、武汉大学教授梅荣政高度评价:“这本书的出版表现出作者科学的治学态度,经历18个春秋,由中年步入老年,他的这种持之以恒的态度是一面镜子,是广大教师的榜样和模范!”《光明日报》理论版刊登了庞长富教授对著作的书评,称之为:“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杨献珍哲学思想的上乘佳作。” 就这样,从武当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到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教育家杨献珍产生研究兴趣并开始痴心追寻汉水哲人,再到2010年参与鄂西生态旅游文化圈建设工作,受邀指导十堰市“天河·七夕文化”开发、保护与建设,杨教授倾注了大量心血,本着“服务人民”及“带着问题研究”的出发点,他走过了几十载,一山,一水,一哲人,可谓“为伊消得人憔悴”。 时至今日,杨教授仍然坚持关注时事,旨在“研究要先回答现实问题”。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回答中国梦到底是什么,杨洪林教授开展了中国梦专题研究,发表了系列学术成果。2013年11月,《人民论坛》刊登了杨洪林教授撰写的题为《唯物史观与中国梦的科学理论内涵》学术论文,其独到的学术见解和理论创新,在学术界和重要舆论媒体上引起广泛关注和影响。“只要勇于攀登,无人能限制你,总会有空间让你展示才华。切记要将自己的命运和众人、国家和民族联系起来,这样的研究过程才不会感到孤单,才会有价值,才会有更多的正能量来托举你。”他充满豪情地说道。 教书育人——“我只想珍惜机遇”
为了更好地投入到学术研究当中,1997年11月,经纺大前任党委书记张默英争取,杨教授调到我校任教。“当时我在学校图书馆发现学校竟然没有《二十四史》,我很吃惊。由于没有文科专业,我总感觉学校缺乏人文底蕴。纺织院校不仅仅要谈纤维、谈机械,还要谈文化、谈审美。于是我开始建议学校兴办文科专业。”这期间,杨教授遇到许多阻碍,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坚持克服了重重困难,学校于2000年成立社科系。应复旦大学教授的建议,设置了我校的第一个广告学专业。“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原则,我们不能走老路,要走出自己的特色”,杨教授决心充分发挥我校具有工科和艺术设计的优势,加大汉语言等基础学科的学习,将工科、艺术和人文社科联系起来,并运用新媒体平台加以创新,即形成了以人文社科为主色、艺术和工科为底蕴、以教育创新为亮色的“唐三彩教育模式”。 有了前期开设广告学专业的基础和经验,又创办了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人文社科学院充分利用工科资源,结合现代媒体、智能机和各种终端,加上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并相继开设了法学和教育技术专业。 在学校人才引进方面,作为院长的他严格执行引进人才的“三不”规定:不抽一支烟、不喝一杯酒、不收一分钱,不拘一格降人才。杨教授笑着说到:“我当时是既看出身又不看出身,只要是有水平的人才,我都要!在2004年,制订了所有40岁以下教师必须于五年内实现博士化的计划,以此来改善学院结构。现在这一批人才都干得很不错,总共拿了13项国家基金呢。” 在引进一批博士的基础上,杨教授甘当人梯:争取校领导支持,帮助他们出版著作;指导他们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逐字修改申报书;把自己撰写的教案、课件无私地传授给老师们,以提高他们的敬业精神和教学水平。杨教授用自己年轻时和父老乡亲们一起干活时的情景来比喻自己当时的状态,他说自己是众人拉着纤绳时站在最前面的那一位,希望能够带领着老师们,喊出那一句“跟我上!” 此次采访更让我感动的,是杨教授对待教学的态度:每一节课的PPT课件都是他亲自完成,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哪怕是一张小小的动态图片,他力图让每一张PPT都做到图文并茂栩栩如生。试想,对于一位花甲长者而言,坚持上网搜集图片,学习制作课件,这背后是多大的热情在支撑着他呢?杨教授语重心长地说:“你们青年学生一定要珍惜时间,珍惜机遇,用心做,认真做,坚持做。别看我现在到这个年龄了,我每天都会在太阳落山时问问自己今天前进了多少,在太阳升起时问问自己今天能在昨天的基础上增添什么。”因为他始终相信,真正属于自己的只有知识和才华以及源源不断有待开发的创新能力。也正是这股精神劲儿,才让他的学生们至今还念念不忘他浑厚的男中音。 “将你的目标定在珠穆朗玛峰峰顶,每一天都迈向新的高度;将你的目标定在太平洋海沟,每一步都步入深渊。”采访结束,我们和杨老师握手道别。走到门口,不经意回首,瞥见杨老师继续伏案工作的身影,永恒地定格在我的脑海中.....
本文来源: 武汉纺织大学
14.06.2014 17:07
故
事
学校走访慰问暑期留校学生
7月27日上午,湖北大学
刘建平校长调研督导校园建设工作
7月25日,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建平,湖北大学
刘建平校长赴利川看望参加劳动教育学生
7月23日,湖北大学
深化产教研合作 校友企业向湖北大学捐赠1000万元
7月20日,湖北大学举行捐赠签约暨校董聘任仪式,湖北大学
刘建平校长赴北京和天津看望慰问校友
7月15日至16日,湖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