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忠在疆有个大哥 兄弟情浓被孙儿辈称湖北爷爷

01.07.2014  19:50
图为:博乐市小营盘镇干部祁新舒(左一)与吐尔逊(左三)部分家庭成员合影

  楚天都市报讯

  本报记者胡勇谋

  六月的盛夏,正是新疆博尔塔拉最好的时节,草场丰腴,森林葱郁,远处雪峰连绵,溪流潺潺。

  “你们是从湖北来的?来!我们是亲人,快进来!不用脱鞋,不用脱鞋。”戴着维吾尔族小花帽的吐尔逊大叔,热情地将我们迎进院子。客厅里,漂亮的小亚细亚纹样地毯上,巴旦木、葡萄干、核桃、大枣摆满小桌子。

  这里是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小营盘镇乌图布拉格村,省委书记李鸿忠“结亲结对”的维吾尔族大哥吐尔逊·艾则孜家。

  我省自1999年起,对口支援新疆博尔塔拉,如今,这一份跨越时空的情谊,越来越浓。

  2012年,由省委书记李鸿忠倡导,13名省委常委带头,分别与博州、五师的13个少数民族家庭,开展“结亲戚、结对子、促团结、促长治久安”活动,吐尔逊·艾则孜一家就这样与李鸿忠结成了对子。吐尔逊的孙儿辈们,都亲切地称李鸿忠为“湖北爷爷”。

   一个大家庭

  20多个孙辈都想考到湖北去

  吐尔逊家的房屋呈方形,泥墙土夯,带护栏的前廊被设计成漂亮的拱形,后院养着三头奶牛。

  原来,67岁的吐尔逊有9个子女,村里的孙儿辈有20多个,这是一个大家庭。

  “这是我的二孙子,刚参加完高考。他填了湖北的学校,我很高兴。”吐尔逊说,爷孙俩还是有点小分歧:“但是他不听我的话,没有填农业。

  19岁的二孙子阿不都赛买提·维力站在院子里的海棠树下,微笑着说,此前他一直很听爷爷的话,但这次他觉得自己没错。

  阿不都赛买提一直在浙江念书,今年考了444分,作为新疆内地生,这个成绩能上一本:“我的四个志愿填的都是湖北,有中南财大会计系、湖北大学国际贸易、中南民大经济学,还有华农的国际经济。虽然我从来没有去过湖北,但我哥哥在那里上大学。

  阿不都赛买提说的哥哥,是他的堂哥,吐尔逊的大孙子,在华师传媒学院上大学。

  “填志愿前,我在电话里征求了爷爷、哥哥的意见,我们意见一致,哥哥在那边,最理想的就是去武汉。”阿不都赛买提说,但爷爷希望他学农,毕业后回到村里工作:“但我还是想留在湖北发展,毕业后做湖北和新疆之间的贸易,为复兴丝绸之路做贡献嘛。

  “现在我想通了,孩子们的知识、见识都在成长,再说,湖北也是我们的家乡,他留在湖北,也是一样的做贡献!”吐尔逊爽朗的笑了。

  自从有了一个湖北亲戚,吐尔逊说,这个大家庭的20多个孙辈们,都知道了在武汉还有个“湖北爷爷”,“都希望将来能像哥哥一样考到湖北去!

  说话间,吐尔逊拿出一封李鸿忠书记写给他的信说:“逢年过节,我们都写信、发短信、打电话,去年,他知道我的家里有困难,大孙子在武汉读书申请贫困生资助,被他知道了,就自己掏钱,把4年的学费都帮忙交了!

  很快到了下午放学的时间,吐尔逊7岁的小孙女艾柯代姆被奶奶接了回来,她对这名“湖北爷爷”也非常想念:“我的书包、衣服,还有点读机都是‘湖北爷爷’送给我的,我的同学们都知道,他们都说我的书包最漂亮。我想我的‘湖北爷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