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关村不再是大卖场 商户:最好的十年给了中关村

23.01.2015  13:01

e世界一层已经空荡荡,一些柜台上还有没来得及撤掉的广告牌。焦立坤/摄

中关村传统电子卖场正经历转型,留给我们一个日渐变幻的面容。从2011年太平洋电脑城关门开始,海龙和鼎好正在卖场与写字楼之间徘徊,中关村e世界更是正式开始转型。

他们曾是代表中关村的“名片”——这里是中国最大的消费电子集散中心,从复杂的顶级服务器,到简单的手机壳,从最新款的苹果手机,到老掉牙的3.5英寸软盘,只要你说得出,中关村卖场就拿得到。

传统的卖场模式盛世远去,而那些来自五湖四海怀揣梦想的草根创业者,他们在中关村电子卖场的沉浮中又该何去何从。

 e世界转型

  商场一层已经空荡荡

周末的中关村大街依然车水马龙,这个时间本该是中关村电子卖场最忙碌的时候,但是进入e世界商城,北京晨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一层已经空荡荡,没有一家商户,一些柜台上还有没来得及撤掉的广告牌。

地下一层以及二三四层的店铺还在营业,但是人很少,进进出出的多是“自己人”。在地下一层,“中关村手机第一城”的口号还高挂着,而超过四分之三的空柜台,让人难以想像当初的人头攒动。记者在这里碰到了黄先生,他的平板电脑屏幕摔碎了,来找熟悉的商铺,却发现自己是少得可怜的客人之一。

“这里已经空了一年了,经营不好,再加上商场正在动员大家撤摊,人都走了。”一位商户说。

据说,一个大约两平方米的格子间,月租金已经降到800元,三、四楼的稍贵一点,一千出头。而在四年前,同样的位置起码要翻倍。来自陕西的刘安(化名)目前租的铺位月租3000元左右,2010年他刚来时要2万多,还唯恐抢不到。

上周,e世界贴出公告称,由于e世界统一经营业主签约工作已正式开始,市场决定停止自有铺位招商及租赁。公告称,2月10日开始春节放假,开市时间待定。e世界经营方相关负责人说,e世界并没有关门,而是在转型。但转型后的e世界是再继续经营电子卖场,还是转做中关村科技金融中心,还没有答案。

2006年开业的e世界作为中关村的地标性建筑,在中关村电子市场一直处于领跑地位。

商户三种心态

  最好的十年给了中关村

北京晨报记者看到江苏人赵欣(化名)时,他正在地下一层一堆空柜台间扒拉电脑。“春节前搬到科贸去。”赵欣已经看好了店面,准备迁走。他算是e世界的“老人”了,2007年创业来到这里。当时在三楼租了一个小小的店面,什么电子产品赚钱卖什么。2010年生意最好时,他在鼎好也有店面,一度养了三十多个人。但是亏损之下不得不全面撤退,重新缩回格子间。

80后的王方(化名)在e世界三层跟人合租一个格子间,专营各种硬盘、电脑风扇。他2005年就来到中关村创业。“最好的时候,这个时间段,人都挤不动。从早晨9点上班,到晚上7点离开,几乎忙得顾不得吃饭。现在,我有大把时间跟你聊天。”王方说自己现在很淡定,上周刚贴出公告的时候大家都很激动,现在大家的情绪都稳定下来了,等待商场的规划。“人生最好的十年都给了中关村。”王方说。

福建人林谦(化名)靠着一门修手机的技术,从深圳、上海一路转战到北京中关村。在北京,他结婚生子,e世界地下一层的一间铺面成为养家糊口的生计。“不想走,去哪儿呢?”鼎好租金太贵,并且也在转型升级中,随着e世界的调整,一路之隔的科贸铺面水涨船高。而经过多年的积累,他已经有了稳定的老客户,黄先生就是来找他修平板电脑的,所以他不想挪窝。

刘安则是姐弟四人抱团来中关村创业。眼下他就等着放假回老家过年,甚至在盘算着到二线城市去。

离开,观望,不舍。这是当下e世界商户的三种心理,而无论哪一种,都带着对中关村草根创业的希冀。赵欣掐指一数,自己在e世界居然待了9个年头,不禁一呆,“只要不离开这个行当,就不离开中关村。”

 暴利+假货+黑导购

  中关村卖场的害群之马

e世界转型的消息引起了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没什么可惜的,是自作自受。中关村电子市场转型不单单是因为有京东这样的电商,而是失落的诚信。在中关村购物被黑被骗的故事太多了。”

近几年,暴利、假货、黑导购成为中关村卖场挥之不去的印象。“很奇怪,一个高科技的销售地,居然有那么多骗子。”林谦对这些作法深恶痛绝,正是这些害群之马坏了中关村卖场的名声。有人评价说,15年时间,中关村电子市场书写了一部微缩史,里边写满了激情,也写满了各种买卖上的骗术。

北京晨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少商户都认为,e世界经营不善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电商的崛起,典型是淘宝和京东,分流了部分客流;二是市场饱和,竞争激烈;三是本身的产权复杂,导致经营乏力。

生意越来越难做了,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恐怕就是这句话。一些商家也在尝试着在淘宝开店,还有的正寻觅转型商机。“实在不行我就合租个写字间,总有办法。”一位商户依然很乐观。

■新闻链接

中关村要变成

科技金融一条街

e世界不是中关村最早衰落的电子卖场。早在2011年,太平洋卖场就已经关门。而海龙和鼎好大厦则早已逐步转型做写字楼。

跟e世界和海龙的安静相比,北京晨报记者在鼎好看到,热情的导购、进进出出的买家,这里依然一派热闹景象。不过,二楼一位商户告诉记者,经营状况也是今非昔比。

鼎好相关负责人对北京晨报记者介绍说,自从三年前开始转型,目前卖场面积已经从10万平方米缩至约6万,引入了银行、创新工场。“在我们看来,卖场依然有稳定的客户。一个是DIY,一个是高端定制,都需要卖场面对面的服务。”

在中国IT的启蒙时代,以海龙为代表的一批电子卖场强势崛起,成为让电子产品经销商日进斗金的黄金商圈。但最近几年情况变了,电子市场整体下滑。在海淀区的规划中,中关村将加快科技金融一条街建设,以中关村金融大厦等楼宇为载体,打造全国创新资本中心、互联网金融中心。

本版撰文

晨报记者 焦立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