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写在山南的靓丽答卷

14.07.2014  13:25

  冈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之南,是西藏山南。
        在那里,走同样的路需要付出更多的体力,生同样的病也许面临的就是死亡。
        20年来,从长江流域到雅砻河畔,一批批荆楚儿女,不畏高原艰辛,在对口支援山南的实践中,开创了以干部、人才援助为龙头,以资金、物资援助为重点,以项目建设、经贸合作为载体,以促进双方交流合作、共同发展为目标的援藏工作格局,写下一份湖北特色的援藏答卷。
        6月,格桑花盛开的时节,迎着高原灿灿阳光,记者走进山南。

  举全省之力——
        项目建设和产业培植相结合,“输血”更帮助“造血”

  乃东,海拔3565米。完结乡完全小学一间教室,老师的教鞭在电子黑板上轻起轻落,洛桑的目光紧紧跟随。5年级的洛桑喜欢上学,成绩全年级第一。
        琼结,海拔3900米。县双语幼儿园小班,5岁的旦增珠扎唱了一曲《幸福歌》,全班小朋友拍手鼓励,旦增珠扎反倒害羞地跑回座位。
        曲松,海拔4200米。下洛小康示范村户外健身处,62岁的格桑拉姆身着藏袍,却丝毫不影响锻炼的兴致,这是她每天的必修课。
        加查,海拔3200米。县蔬菜种植大棚,在湖北农技专家悉心指导下,黄瓜、茄子、辣椒迎来又一季的丰收,承包户格桑卓嘎感激不已。
        奔波在6月的山南,看见的是一路的笑脸,感受的是援建项目的民生温度。
        将有限的资金,向基层倾斜,向农牧民倾斜。没有水泥路,铺路;没有自来水,接水;没有活动场所,修广场、建剧院;没有幼儿园、养老院,创造条件开办。
        援藏,就是要援到藏族百姓的心里。
        20年,我省投入援藏资金13.4亿元,援建各类项目410个,用于基建的资金占八成以上。
        索朗格桑,更有一番体会。在华新水泥西藏公司,这位藏族汉子的激动溢于言表:“建厂时我是普通工人,现在当上车间主任,月收入过万,真是奔小康了!”据称,该公司2/3是藏族员工,他们都是产业援藏的直接受益者。
        2004年,华新水泥股份公司落户山南,成为迄今为止单体投资最大的援藏经贸项目。2009年,华新水泥西藏公司扩建生产线,形成年产水泥120万吨的产能。去年,该公司创工业总产值32亿元,利税总额跻身西藏工业企业三甲。
        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西藏发展实际,华新模式生动演绎了援藏之路由“输血”向“造血”的嬗变。
        近年来,随着大冶有色、稻花香集团等一批企业进藏,产业援藏正释放着越来越大的能量。
        2013年,山南地区完成生产总值86.6亿元,是对口援藏前的18倍;财政收入7.93亿元,翻了53倍。“20年来,湖北坚持输血、造血双驱动,推动山南经济实现一次又一次的跨越。”山南地委书记其美仁增说。 
  集全省之智——
  “派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培养技能更扶持人才

        6月8日,加查县人民医院病房,一名刚出生的婴儿因吸入性肺炎,呼吸窘迫,出现紫绀。
        若是以前,婴儿发生这样的危急状况,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转诊至160公里外的地区医院,要么听天由命。而如今,有了医生李桂芬。
        李桂芬是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医生,今年初到加查执行短期援藏任务。
        只见她麻利地为婴儿插管、清理呼吸道、输氧,再作抗炎处理和补液,婴儿转危为安。
        据副县长陈忠军称,加查本来没有儿科,新生儿死亡率高达22.3‰。李桂芬等一批援藏医生来后,力促医院组建儿科,开展新生儿救治,今年未出现新生儿死亡病例。
        我省是科教大省,为西藏输送人才,有长期驻藏,也有短期轮岗。20年,我省先后选派7批321名党政干部、5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赴藏,他们主动出思路、想办法、解难题,把智慧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
        省农业厅援藏干部覃双鹤,背着氧气瓶,在海拔5300米高寒地区开发沼气利用,让当地农牧民告别了烧牛粪、无蔬菜的历史。
        省商务厅援藏干部付再军,充分调研并编制完成《西藏山南地区城乡商贸物流业20年发展规划》,填补了西藏无城乡商业网点规划的空白。
        宜昌市援藏干部石显银,出台虫草采挖管理细则,严控私挖乱采,实现了无外来人员采挖、无安全事故、无社会治安违法案件的“三无”目标。
        开启受援地区的智力引擎,必须改变单向度的“外脑植入”,建立双向度的智力传输通道。
        20年来,我省智力援藏坚持“派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接收山南地区在各领域选拔出的优秀人才,到我省接受培训和学习。全国一流的武汉西藏中学,连续6年,一类本科上线率达100%,大批优秀毕业生成长为西藏现代化建设各条战线上的主力军。

  倾全省之情——
        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是感情付出更是责任使然

  武汉,最繁华的解放大道上,有一家名为“西藏印象”的店面。
        神秘的藏香,精美的唐卡,独具藏式风格的花草鸟兽图,这里除了展示“最炫民族风”,还是全国首家汉藏文化交流基地。
        基地主任斯朗·丹增曲培是一名康巴汉子。他介绍,作为西藏在内地的窗口,基地承担了汉藏交流的各项活动,并不断将内地的先进技术、管理模式、民间资金等向西藏输入。
        这种援藏形式,是“武汉模式”的亮点之一。“武汉模式”是什么?其核心,就是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立体式援藏。
        越来越多有志向、有热情、有能力的单位和个人,参与到援藏工作中来。武汉市13个街镇,对口帮扶乃东7个乡镇;武汉大学教师杨昌林35年如一日,把自己的小家办成藏族学生的大家,为在汉藏族学生排忧解难;企业家林峻霆每年捐助70万元,用于乃东教育事业……
        当年位于西藏自治区中游水平、经济欠发达的乃东县,如今已是藏南的一颗明珠,城市和农村建设发展水平都已走在西藏前列。
        借外力,用内力,重合力,借鉴“武汉模式”的经验,我省逐渐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湖北模式”。“湖北模式是科学援藏模式,从根本上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普惠西藏人民。”省民宗委主任柳望春说。
        援藏,得益于科学的理念,得益于信仰的力量。这信仰,是援藏干部人才面对西藏经济发展、安全稳定考验时,从容坚定、大局为重的责任情怀,是面对高寒缺氧、久别思亲的孤苦时,变苦为乐、以苦为乐的坚毅作风,更是肩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时,把西藏当故乡、把藏区百姓当亲人的真情投入。
        连续参与两批援藏的山南地区行署副专员柯东海,自掏腰包,为一名农牧民偿还5000元的贷款;第六批援藏干部周耕,积劳成疾,患上严重关节炎,却拄着拐杖深入调研,被当地群众称为“拐杖书记”;第七批援藏干部朱华平,在世界海拔最高的村——5373米的乃东县普玛江塘乡措果村蹲点,切实解决村里用水、用电、修路的难题。
        海拔的高度有限,精神的高度无限。一批批援藏干部及专业人才,艰苦绝不怕苦,缺氧不缺精神,掉肉不掉骨气,他们用实际行动,把“援藏”这个神圣的名词,注解出幸福与感动、温暖与责任、震撼与跨越的丰富内涵。
        雄鹰见证蓝天的高远,雪山彰显大地的壮阔。科学援藏的湖北新篇章,绵绵无尽、浓墨重彩在青藏高原上镌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