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首场新闻发布会聚焦“一主两副”

09.05.2015  10:48

  5月8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首场新闻发布会,聚焦武汉、襄阳和宜昌等地创新创业。作为我省经济的重要引擎,“一主两副”端出了一系列创业计划,还结合各地产业及人才优势,寻求差异化创新创业路。

  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批高校院所聚集,创业薪火正在大众创业的草根中点燃。

  去年,武汉市启动支持大学生创业的“青桐计划”,通过青桐汇路演舞台为大学生资本输血逾5亿元。省“科技十条”、“汉十条”、“黄金十条”、“光谷创业十条”等系列新政相继落地,为创新创业者保驾护航。今年3月,《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实施。

  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业氛围下,百纳信息、奇米网络,休学创业的90后大学生付小龙等一批优秀的创业公司和创业者不断涌现。

  在襄阳,一个全新机构“创业服务局”的成立,在青年和大学生中火了起来。作为传统工业城市,过去大学生毕业后不是考公务员就是外出打工,而今对参加各类创业培训热情高涨。

  据了解,凡符合条件的襄阳创业大学生,可享受六大扶持政策,包括10万元封顶的一次性启动资金补助、一次性创业补助、场地租金补贴、小额贷款贴息、生活补贴、落户与住房保障等。2012年,该市仅376名大学生创业,去年猛增至1386人。相关负责人期望,随着华为等大公司的落地,除吸引年轻人就业外,还能激发更多围绕华为的“衍生式创业”,并在零部件加工等传统领域,注入年轻的新商业模式、新作为。

  在宜昌,一项领跑全国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激活了一座城市的创业之风。

  去年,该市在商事登记制度上,于全国率先实施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首创办照“一点通”,并将过去161项市级前置许可减至12项,成为全国前置审批最少的地区之一。目前,全市已有3万家企业享受到“先照后证”带来的便利,一年来全市新增注册资本230亿元,超过改革之前3年的总和。

  该市相关负责人认为,宜昌三线军工企业较多,军地产业融合方面的创业大有可为,如710所的磁电子芯片等军工科技的成果转化,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李墨、汪洋)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