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推一把”

10.03.2015  22:26

    新华网北京3月10日电 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推一把”——人大代表谈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环境

    新华社记者李鹏翔、谭元斌

    时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备受社会关注。如何充分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让人们自由追逐梦想?一些人大代表建议,要为创新创业营造更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

    推进创新创业,一方面要打破传统观念,培育重创新、敢创新、善创新的文化,另一方面是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一个好的环境能降低创新创业“成本”。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邓智毅指出:“培养创新创业思维,必须从小抓起。钱的问题可以想办法解决,但创新创业的意识、文化、氛围、理念,是用钱买不来的。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荆门市委代书记别必雄认为,要降低年轻人创新创业的风险,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市场氛围,让他们敢于投身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离不开钱,许多支持创新创业的风险基金设立。邓智毅认为,这些都是好的做法,但离现实需要还有距离。我国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巨大,但还没有为创新创业“插上金融的翅膀”。

    他建议增加金融机构的股权投资比例,为创新创业提供足够风险资金。“即便在现有金融资产结构下,金融机构依然可以借助保险,在债权金融和股权金融之间实施转化,而保险遵循大数据原则,有能力消化这种转化带来的溢出风险。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市分行行长殷兴山建议,金融机构应成立专门团队研究创新创业产品,为创新创业提供服务。

    一些来自农村的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国家重点扶持农民“守山创业”,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农村也开花结果。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名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锦秀通过发展集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黑山羊全产业链,带动大别山区一大批农民脱贫致富。她认为,“守山创业”需要有关部门找准山区农民的“穷根子”,开对精准脱贫的“药方子”,在政策上重点予以倾斜支持。

    湖北省建始县龙坪乡店子坪村党支部书记王光国代表眼下正致力于带领村民发展猕猴桃产业。作为带领“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在绝壁上“”出一条进村公路的“愚公支书”,在王光国看来,公路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只有把路修好了,农村外流的劳动力才会回来,生产生活物资才能运进来,农副产品才能运出去,农村创业才有基础。(完)

(责任编辑 余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