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多管齐下打造"创业宝地" "科技创业十条"构建制度保障

28.05.2015  18:04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从此,籍籍无名的广东省宝安县变成日后人尽皆知的深圳。也是在这一年,改革开放的浪潮从这个小渔村慢慢席卷整个中国大地,创新创业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36年过去了,创新创业大潮依然激荡,当年的创业者们有的已经随潮水消逝,有的勇立潮头成为新时代的创业精神教父。新世纪,历史再一次走向转弯处,一批批年轻人如父辈一样,重新扛起创业大旗,走起父辈们没有走过的路。

    让创业者放手去干放心去搏

    “中国已经掀起一股创业热潮。这里的空气中弥漫着金钱的味道,似乎到处都能听到白手起家创业致富的励志故事。”美国一家外媒如此描述记者所看到的景象。而在武汉,创业已经如她的“火炉”天气一样热。

    “早几年,你去跟别人谈创业,没人搭理你;现在,你不谈创业,你就落伍了,我们赶上了创业的黄金时代。”作为一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平台支持的咖啡馆老板,李儒雄充满激情地想告诉年轻人,创业正当时。

    中央领导提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经济新常态下,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

    如何搭上这班时代列车,成为越来越多湖北人的思考。事实上,作为中部大省,湖北依托创新创业,近几年每年的GDP都高于全国平均值,领先全国,彰显其在中部的“高地”位置。

    湖北有着悠久的创业传统,曾诞生全国第一家创业服务中心,天然的科教优势和强大的工业基础为创业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仅在创业者最集中的武汉东湖高新区,就聚集着98家大学和科研院所,是全球科教资源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东湖高新区是我国光电子产业基地,素有“中国光谷”之称,集聚着2万多家科技型企业,仅去年就新登记4293家,平均每个工作日诞生22家,在中部地区遥遥领先。

    今年1月,湖北省人大审议通过了《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改革科技成果处置、收益制度。日前,湖北省还发布“科技创业十条”,支持建设“众创空间”“校园创业孵化器”、降低初创企业创新创业成本、激励创投机构投资初创企业。

    “法律法规的完善将彻底破除创新创业者的束缚。”武汉市委常委、东湖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胡立山认为,当前,制约创业的核心要素是创业者的利益得不到保证。光谷打造“创业宝地”首先就从释放人的潜能着手,让每个创业者放手去干,放心去搏。

    多项扶持政策铺平创业路

    创业已然成为年轻人的时代符号。《福布斯》中文版日前第四次发布“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在被认为是“未来之星”的30人中,有3位创业者是华中科技大学的毕业生。

    从“9.9元包邮”做起,创立折扣特卖电商平台卷皮网的黄承松,创立卷皮网仅三年,去年平台交易额就达到25亿元,翻了十几倍;从体感车白手起家,29岁的周伟已经建立起销售数亿元的商业模式;美国留学归国,创立上海简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金亦治,建立起与微信、支付宝、银联等大佬合作的“帝国”。

    他们母校华中科技大学地处的江城武汉,有着超100万的大学生,在校大学生数量全国第一。在这些大学里,涌现出雷军、周鸿祎等大企业家,他们曾经都是无名小卒。如今,他们成为创业者心中的“男神”。

    创业路上,风雨难平。与前辈们相比,创业环境给了他们更多的宽容。这些创业者们在崛起成为企业家之前,容纳他们的不再仅仅是狭窄的宿舍,咖啡馆、创业基地、创客空间成为他们的活动基地。

    作为一名典型的工科男,创业者付小龙腼腆、不喜言辞,却坚韧果敢。和女友的一次吵架,无意中让他想去做一款叫作“恋爱笔记”的APP,而这款软件成为大学生情侣交往的利器。在创业大赛中,他成功吸引前辈周鸿祎的80万元投资。

    华工科技企业孵化器里,付小龙成立了公司。在光谷创业咖啡馆里,他向投资人推介自己的项目,成为名人,获得1000万元的投资。东湖高新区大学生创业中心则免费提供了400平方米办公室。

    付小龙所在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东湖高新区浓厚的创业氛围以及有力的政策支持给了创业者们更多力量,由此也被称为“创业特区”。

    2013年,借鉴创业圣地硅谷的经验,东湖高新区出台《促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若干意见》,被外界誉为“黄金十条”,相继推出40多项配套政策,光谷迎来新一轮科技创业大潮。随后,光谷又借鉴美国等国经验,出台《光谷创业十条》,从优化服务、完善平台、繁荣主体、丰富要素、营造环境等方面,打造富有活力的创业生态。

    此外,光谷还设立了1.5亿元专项创业扶持基金,安排5000万元科技创新券,专门支持中小型创业企业,并对创业类人才重点资助,最高可获得1300万元支持,特别优秀的世界顶尖人才最高可获1亿元。

    从专项资金“搭桥”股权激励,到科技企业注册资本“零首付”,以及鼓励天使基金,“黄金十条”突破障碍,充分释放科研人员、大学生等创业创新主体的活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让创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创业成为一种人生追求。”胡立山认为,支持创业无非是找人、找钱、找氛围。他告诉记者,光谷从政策环境入手,既给钱,又给政策,还帮忙找人,充分释放科研人员、大学生等创业主体的活力,打造科技创业的聚集区。

    筑巢引凤打造投资兴业“宝地

    4月25日上午,华农大学生活动中心人声鼎沸,正在举行第十五期“光谷青桐汇”。一个女博士团队依靠用柿子皮提炼“贵金属吸附剂”的项目,独揽10张投资邀约函,成为本场最大赢家。她说,“在这个不拼爹也不拼颜值的创业舞台,只要项目好,一定有钱景。

    类似的“青桐汇”活动自2013年9月起,基本每月一期,已将75个项目推向市场,累计融资5.6亿元。

    凤凰非梧桐不栖。青桐即梧桐,武汉以青桐为喻,实施“青桐计划”、创办“青桐汇”、建立“青桐学院”,对在校及毕业五年内的创业大学生实施租金补贴、项目支持、平台建设、财税补贴和金融支持等五大措施,筑巢引凤,打造创新创业“梦工厂”。截至目前,武汉已累计建成大学生创业特区49个,进入孵化的大学生创业团队超过1000个、人数逾万。

    而在4月20日下午,武汉光谷资本大厦一间不起眼的办公室里,8名青年创业者在台上正绘声绘色地推荐自己的项目,台下挤满了人,他们不仅有寻求商机的投资人,更多的是从周边高校自发赶来的大学生。

    这里正是武汉知名的新型孵化器——光谷创业咖啡。这是一个以咖啡馆为载体,让创业者在喝咖啡过程中,向创业导师学经验,与天使投资谈合作,融创业、投资、孵化为一体的创业平台。通过这种轻松的模式,短短两年时间里,已孵化近80家创业团队,培养超过5000个创业项目,创业导师为2000多名创业者一对一解决难题。

    类似的孵化器在武汉还有很多。目前,武汉有国家级孵化器22家,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孵化器12家。去创吧、光谷DEMO咖啡等都已成为创业者心中的天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到此创业。据统计,2014年从武汉高校毕业选择留在当地的大学生约11万人,其中创业人数达2万,占比近五分之一。

    在未来的创新创业路上,湖北将进一步抢抓机遇,以改革激活创新源头,以服务构建创新生态,以创业谋划创新未来,打造投资兴业“宝地”。(记者 梁相斌 徐海波 陈俊)

(编辑 毛丽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