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个留守老人的“邮差儿子”

14.10.2014  15:02

    熊桂林把一件件乡亲们托他捎带的东西放到自制送货箱里后,准备开始一天的送邮工作(8月29日摄)。

    他是一名乡村邮递员,但大部分工作却不是送信,而是帮人代购生活用品,办杂七杂八的小事。记录乡亲们需求的本子,他整整记了18本。他成了200多位留守老人心目中的“邮差儿子”。

    他就是武汉市邮政局江夏区局舒安支局乡邮员熊桂林。24年来,熊桂林跑遍了湖汊纵横的舒安乡的每一个村落,为留守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有事就找熊桂林”成了老人们的习惯。新华社记者 王贤 摄

    新华网武汉10月13日新媒体专电 题:200多个留守老人的“邮差儿子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王贤

    他是一名乡村邮递员,但大部分工作却不是送信,而是帮人代购生活用品,办杂七杂八的小事。记录乡亲们需求的本子,他整整记了18本。他成了200多位留守老人心目中的“邮差儿子”。

    他就是武汉市邮政局江夏区局舒安支局乡邮员熊桂林。24年来,熊桂林跑遍了湖汊纵横的舒安乡的每一个村落,为留守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有事就找熊桂林”成了老人们的习惯。

    18个记事本 280多个电话号码

    从武汉市中心出发,驱车疾行2个多小时,才到了这个与鄂州、咸宁交界,堪称武汉最偏僻乡镇的舒安街。1990年,年仅18岁的熊桂林进入邮政局工作,负责投递报纸、信件。熊桂林发现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和小孩,从乡下到镇上动辄要大半天,出门一趟很不容易。

    于是,熊桂林在送邮之余,额外给自己加了个任务——无偿帮村里的留守老人“跑腿”。当记者上午10时在舒安街邮政支局看到熊桂林时,他已送完了当天舒安街上的所有邮件,一早采购来的各种生活用品,占据了投递工位的大半空间。

    “这是给木桥李湾李隆平老人买的蔬菜和肉,这是帮一个老和尚修的遥控器,这是给梁子湖边养鱼的李旺安老人带的面条,这是给一个看报的老人买的放大镜……

    熊桂林开始一天的送邮工作前,都会清点乡亲们托他捎带的东西,一件件放到自制送货箱里。他随身带着一个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着乡亲们的各种需求,每做完一件事就用笔划掉。这样的记事本,熊桂林记了18本。由于经常要捎带大件物品,3年前,他自费购买了一辆三轮车。

    “不光送东西,交电话费、领养老金都托他代办。”易国英老人说,从13年前装上电话开始,家里的电话费都是熊桂林帮忙代缴。仅仅交电话费这一项,熊桂林就记了好几本。“最多的时候有500多家的电话费都是我代缴的。”现在,他又为80多户老人捎带交养老金。

    熊桂林的绿色背包里,常年备着一张电话单,上面记录着舒安乡所有部门、办事机构联系人的电话号码,包括水厂、面包车、残联、医务室等。他手机里存了300多个电话号码,其中有280多个是他服务的留守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