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仙桃堵疏结合标本兼治破解畜禽养殖污染难题 鸡粪里淘出金饽饽

10.07.2015  19:00

 

仙桃市郭河镇吸污车将污粪转运到集粪池。 葛振兴摄 

   ◆本报通讯员熊争妍 肖华

  湖北省仙桃市地处江汉平原,是湖北省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水产大市和畜牧大市。近年来,仙桃市畜禽养殖业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养殖总量不断加大,仙桃人“百万头猪、千万只鸡”梦想实现的同时,畜禽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一度成了十分棘手的社会问题。

  “你闻闻,这种有机肥一点臭味都没有,全都是以鸡粪、动物尸体,还有秸秆等等这些回收资源作为原材料的!”在郭河镇红星村,湖北非隆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建国向记者介绍,目前,全市养殖场产生的鸡粪、死猪等畜禽养殖污染物都会运送到这里,将这些“资源”进行二次生产,不仅去除了污染,更产生了“有机肥”效益。

  2014年以来,仙桃市稳步推进无序畜禽养殖场所整治,进行了一场畜禽养殖方式的大变革。不仅关停取缔了一批养殖场,更促使全市畜禽养殖业走上了环保集约的发展道路。

  关停养殖场 促环境改善

  据了解,开展畜禽养殖整治以前,仙桃市各乡镇(街道)大大小小的养殖场分布很不集中,有些养殖场还建在离农户比较近的地方,不仅猪粪、鸡粪臭气难闻,产生的废水也对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为此,仙桃市召开了畜禽污染整治动员会,动员部分养殖户关停养殖场。经营了多年的养殖场突然要关停,养殖户的心里难免不乐意,但考虑到环境的重要性,有些养殖户主最终主动接受了关停要求。原杨林尾镇安吉利养殖场场主喻考就是其中一个。

  喻考积极响应动员会要求,先行关停了养殖场,然后拿出近70万元修建污水处理设备,并对先前的干粪池进行了盖顶。“当时关停养殖场损失不少,有点心疼。现在干粪池不会再因为下雨而溢出污物了,难闻的臭味大大减少了,废弃物也得到充分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喻考告诉记者,今后处理过的尿水也能够变成有机肥滋润田野、供给鱼塘。臭味没有了,种田有肥了,喻考切身体会到了养殖场关停整改的好处。

  去年以来,仙桃市以《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颁布实施为契机,在全市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行动。

  根据《仙桃市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按照属地管理、谁污染谁治理、整治与预防相结合、因地制宜和多元投入的原则,仙桃市采取关闭或搬迁禁养区畜禽养殖场、限期治理限养区和适养区畜禽养殖场,以及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等措施。

  “养殖污染已经超过工业污染成为第一大污染源,要按照堵疏结合、标本兼治的思路,对全市畜禽养殖场实行‘一厂一策’、 ‘一户一案’销号式整治,对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坚决关闭拆除,对适养区和限养区内要堵住排污口,倒逼养殖户采取治污措施,同时为养殖户提供多种切实可行的治污模式,做到粪污治理后综合利用。”仙桃市环保局局长闵银华说。

  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整治1734户,占总户数的87%。其中,拆除了235户,拆除面积86974.4平方米;关停490户,完善污染防治设施1009户。全市主要灌溉沟渠陈年粪污清理稳步推进,畜禽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部分地方环境质量逐步改善。

  转控污方式 变良性发展

  关停部分养殖场的同时,仙桃市环保局注重引导企业改造养殖场地,实施控污方式转变。例如,改造后的猪场以“干湿分离、雨污分流”,“无害化、沼气化、肥料化”的“两分三化”技术推广为重点,实施雨污分离、干湿分离。干粪经处理后变为有机肥用于出售,污水通过沼气池发酵并经沉淀池处理,可有效解决污水问题,实现良性发展。

  “小时候,我们夏天常在河道里游泳,后来鸡粪乱排乱放,一到夏天就臭气熏天,叫苦连天。”长埫口镇三垸村村民杨贤仿介绍,自从镇上成立了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小组,采取“雨污分离、干湿分区”的方式对养殖排泄物处理后,河道里的水日渐清澈,群众心里舒畅了,养殖户和种植户的钱包也更鼓了。

  长埫口镇四合村周晓斌给自己的养鸡场算了一笔账,“雨污分离后,我也买了干湿分离机,粪渣一年可卖一万多块,相当于一年就把干湿分离机的钱给赚回来了。”他说,之前请人工和挖机清理积粪,每个月也要1200元左右,现在是一举两得,既保护了环境,又赚了钱。

  截至目前,仅仅长埫口镇的93家养殖场就已安装干湿分离机48台,50家已建沉淀池、雨棚等设施,直排的13家养殖场排污口已全部封堵。

  长埫口镇防疫站站长陈汉军告诉记者,镇里专门针对四合区域28家养殖场集中兴建了一口1000平方米的三级沉淀池,准备通过青云服务队的市场化运作将粪液与农田、鱼池、园林施肥对接,彻底解决畜禽养殖排泄物处理的问题,实现循环利用。

  养鸡大镇郭河面临同样的问题。镇上共有4个养殖小区,8个养殖专业村,存栏蛋鸡220万只,年创产值近3亿元。规模化养殖的快速发展,在创造财富、打响品牌的同时,也催生另一个令人忧心的数字——每年近10万吨鸡粪及病死畜禽。

  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真的无法调和吗?2013年5月,湖北非隆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落户郭河开启了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的全新模式,也为当地人的疑惑找到答案。

  “臭烘烘的鸡粪能淘出金子来?从前我不信,现在由不得我不信。”郭河镇印湾养殖小区养鸡专业户叶大华指着自家养殖区的雨棚介绍,“去年村里组织养殖户到非隆公司参观,看到高科技变废为宝的神奇后,我们都决定对自家鸡舍改造一番。你看现在棚子搭好了,池子蓄粪池建好,非隆公司就可以上门取鸡粪了。

  “与工业污染相比,畜禽排泄物污染具有‘双重性’。”非隆公司总经理余建国说,“利用不好就是污染源头,有效利用便是财富矿山。

  在这座终结畜禽养殖污染的“梦工厂”里,历来困扰养殖户和邻里们的畜禽排泄物摇身一变成了供不应求的“香饽饽”——鸡粪和淘汰病死鸡封闭收集到基地后,经干湿分离和无害化处理,干鸡粪装箱养殖蛆虫,粪渣做成有机肥;鸡粪水进入沼气池,生产沼气。

  “年产优质有机肥料5万吨,生物蛋白8000吨。”余建国说,步入正轨后,非隆公司可日消纳处理粪污400多吨,年处理病死畜禽1000多吨,能基本解决仙桃及周边县市畜禽排放物的污染问题。

  设专项资金 建长效机制

  为巩固和提升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成果,仙桃市在建立长效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据悉,仙桃设立了市级环保专项资金,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维护实行“以奖代补”。各地按照每只鸡每年0.4~0.5元,每头猪每年2~3元的标准开征畜禽养殖场排污费,专项用于填补畜禽养殖污染集中处置及畜禽粪污清运设施运行中存在的资金不足。

  仙桃市副市长郑章均表示:“要理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遵循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以政府的理性投入带动市场的有序运转。

  通过调整市级财政预算和整合发改、农业、环保等部门的专项资金,仙桃市筹集了2000万元资金设立了市级“以奖代补”专项资金,按照市场化运作和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的模式,用于对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拆除、畜禽养殖粪污集中综合利用设施建设、畜禽养殖粪污市场化清运体系建设的补助。此外,全市各地每年也要安排至少30万元财政资金,专项用于本地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工作。

  仙桃市还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纳入考核指标体系,考核结果作为年底评先创优和来年安排涉农专项补助资金的重要依据。

  “每个月我们都会进行一次综合评比,对于排名最后的三个乡镇,市长亲自约谈,督促各乡镇按时完成任务。”仙桃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农办主任梁先明说。

  目前,财政奖补资金的“四两拨千斤”作用得到充分显现,已带动各养殖户及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企业投入污染整治资金近8000万元。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