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机构“短斤少两” 号称一对一实则小班集体

29.07.2015  11:57

昨日,长江日报刊发报道《在读研究生“变身”知名小学老师 培优机构乱象引家长频吐槽》,不少家长致电反映遭遇的培优机构不规范现象。

市民李女士昨日对长江日报记者说,今年2月,她为读高三的女儿小莹报了一家名为“阳光远博”的培优机构,一共交了29890元。该机构在武汉广场写字楼34层。李女士说,该机构向她承诺,教学主要以教师和学生一对一辅导为主,学生偶尔也跟着小班上课。

李女士说:“实际上根本不是一对一辅导。小莹学习了两个月后,我发现这个培训班总以小班集体学习为主。小莹有薄弱科目,因此才想报个班,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一对一辅导。两个多月培优下来,小莹的成绩没有一点提升。”李女士认为,这家培优机构没有按广告上所说的为学生定制差异化学习方案,明显是虚假宣传欺诈家长。

李女士告诉记者,今年高考,小莹只差了几分,最终错失心仪的一本大学。后来,她将此事投诉到工商部门。在工商执法人员协调下,她拿回了1.5万元尾款。“我感到很无奈,就算拿回了一些钱,但孩子的前途没法重来”。

昨日,记者以家长身份探访该培优机构,询问是否报一对一课程就能保证是一对一教学。该机构一位张姓老师说:“我们学校的教学就是以一对一为主。一对一就是一对一,大小班是大小班,是分开的,不一样的。”她介绍,一对一的老师中有一部分是我市学校的在职教师,每小时费用100元左右。

记者还走访了我市数家号称一对一的培优机构。在汉口解放大道上的中原大厦里,9楼和16楼的两家培优机构都称自己是最先进行“一对一”的培训班。在其中一家培优机构的教室里,记者看到有数十个半透明的玻璃隔间,隔间里只有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不少隔间中有一名老师给一名学生讲解题目。

我市工商执法人员表示,一些培优机构喜欢使用各种花哨的教学模式吸引家长,但有不少是“挂羊头卖狗肉”。家长要多留个心眼,签订合同时要注意将培优机构所介绍的教学形式也写进合同,同时实地考察真实的教学情况,不让对方有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