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区域城际铁路数量全国第一 减少亏损是头等大事

01.12.2016  11:36
武孝城铁 - 新浪湖北
来源: n.sinaimg.cn
武孝城铁

  今日,武汉至孝感城际铁路(以下简称武孝城铁)正式通车,是我省建成运营的第四条城际铁路。

  此前,我省已于2013年底和2014年6月,分别开通了武咸、武黄、武冈城铁。湖北也由此成为区域城际铁路开通运营数量全国第一、每条城铁均与机场相连的省份。

  四条城际铁路共计284.08公里。其中,武咸城铁90公里,武黄城铁96.78公里,武冈城铁36公里,武孝城铁61.3公里。武孝城铁设计速度200公里,每天开行10对,全程二等座20元。

  天河机场首次实现“空铁联运”,这也是我省民航历史上首次实现在机场接入铁路客运线路,实现无缝换乘,将极大提升机场的旅客吞吐量、枢纽集散能力和拓深市场腹地。

  为进一步扩大“空铁联运”的覆盖面,从明年1月5日起,全省每天各开行1对汉宜、武黄、武冈、汉丹至武孝城际铁路跨线列车,实现互联互通。届时,宜昌、黄石、黄冈、襄阳的乘客均可直达天河机场,不用换乘。

  省铁路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武孝城际铁路先期将作为武汉至十堰高铁的一部分通行。武十高铁通车后,从武汉到十堰的时间缩短至2小时内、到襄阳1小时、到随州仅半小时,实现武汉城市圈与襄十随城市群的对接。

   [延伸报道一]

   已开线路上座率不足六成

   未来我省城铁该怎么建?

  从2009年我省第一条城际铁路(武咸)开工,到今日第四条城际铁路(武孝)通车,短短7年,我省在全国已成为城铁联网最多的省份。

  从无到有,从后起到第一,湖北修建城际铁路,既有收获,也有遗憾。

  省发改委副主任潘幼成说,总结得与失,才能更好发挥城际铁路的功能和作用,服务全省经济发展。

   减亏是头等大事

  “城际铁路的最大功能是便捷区域通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省铁路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武咸、武黄、武冈三条城际铁路运行的情况看,实现了武汉与咸宁、黄石、黄冈同城化,对推动武汉1+8城市圈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快了全省一元多层次战略的实施。

  但一个尴尬的现实摆在面前:目前,已运营的三条城际铁路每日运营班列仅有8对-10对,发班间隔时间约1个小时,除节假日外,平日上座率不超过60%,运营亏损严重。

  “城际铁路运营情况与区域经济、人口密度相关。”铁四院武孝城际铁路总体负责人李隽表示,目前,国内能够实现盈利的只有京津、沪宁、沪杭、广深等少数几条城际铁路,这些地方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能够支持城铁运营。

  反观我省咸宁、黄石、黄冈、孝感等地,城区人口均不足百万,经济总量也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相差甚远,单一线路很难支撑铁路运营。

  据省城际铁路公司透露,2015年,三条城际铁路亏损成本中,财务成本占到了70%,车票等经营收入还不够偿还银行利息。

   需“两条腿走路

   如何减亏,提高上座率?

  铁路人士支招:一是优化、延长路线,二是扩大经营收入。

  我省也正在按此思路采取对策。省铁路办相关人士介绍,根据我省铁路规划,将全面完善四条城际铁路与国铁网络的连通。

  武孝城铁,先期将作为武汉至西安高铁的一部分,2019年,武汉到十堰段全部开通后,武孝城铁客运量将大幅提升;正在修建的武汉至九江客运专线明年将正式通车,届时,武黄城铁将从大冶北站起,连上武九客专,直达福州、厦门等地;武冈城铁将与合(肥)安(庆)九(江)高铁相连,并有望在2020年正式通车。届时,乘坐该列车可直达广州、福州等地;正在研究武咸城铁与一条国铁链接,力争直达福建等省市。

  “同时,针对武昌、汉口站的运能调度问题,我省正在规划建设光谷火车站。”上述人士称,届时,四条城际铁路的始发调度全部放在光谷火车站,加密列车开行班次,全面实现孝感、黄石、黄冈、咸宁等地列车直达,进一步提升客流量。

  省城际铁路公司董事长高平表示,从明年起,城际铁路公司将加大城铁营销力度,提升服务,吸引旅客。

  数据显示,2015年,我省三条运营的城际铁路共计发送旅客888万人次,今年1月-10月,旅客发送量同比增长14%以上。

   未来城铁咋规划

  省铁路办透露,目前《湖北省“十三五”及中长期铁路规划》正在制定中,城际铁路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我省城际铁路该怎么修?高平的回答是:要做好顶层设计。

  高平解释,城际铁路规划建设,一是要与国家、湖北省的战略发展相适应,与各地经济发展相适应。哪些地方需要修城际铁路,要根据经济发展和人口出行实际需求来考虑,而不是盲目一哄而上,要适度超前,但不能过度超前。城际铁路在设计时,都会考虑亏损期,但是亏损期不能太长,否则就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是要在城际铁路的可持续发展上,在规划阶段就要提出政策和举措。例如,在城际铁路沿线的土地开发上,城际铁路公司如何分享红利,如何建立一套长效补亏机制。

   [延伸报道二]

   城铁时代,湖北收获了啥?

   人员物资信息,流动更快捷

  11月28日,家住孝感、在武汉上班的汤明木迫不及待地买了一张12月1日孝感东—汉口的火车票。

  “以前坐大巴车,单程要2个小时;现在坐城铁,只需要35分钟,方便多了!”汤明木说,以后往返两地,首选城铁。

  “4条城际铁路的开通,极大方便了孝感、咸宁、黄冈、黄石等地与武汉的来往。”省铁路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城铁到哪,人流、信息流、物流就跟到哪,大大增强武汉与沿线城市的紧密度。

  “2013年底,武咸城铁开通后,每到冬季周末,咸宁南站就会有出现很多操外地口音的人,下车就打车直奔温泉。”咸宁市旅游局相关人士介绍。

  无独有偶。在黄冈站、黄冈西站,每到周末也会涌现一批到武汉购物玩耍的人流。“去光谷,去汉街,去武广”是4条城铁沿线车站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名词汇。

  黄冈市电商协会会长段鹏表示,武冈城铁开通后,每天都有会员前往武汉学习,很方便;而这些信息的互通,对黄冈电商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武汉科技大学教授董登新表示,城铁的开通,使武汉与周边兄弟城市更加融合——尽管一方面会产生‘虹吸’效应,吸引周边城市的人到武汉来消费;另一方面,也推动更多武汉人甚至外省人到中小城市创业、旅游、工作等,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往来多了,关系自然更亲近,这样有利于兄弟手拉手,大步向前走。”董登新打比方说。

   依托城铁站点,新城在崛起

  从武昌站出发,1个小时便可抵达美丽的梓山湖新城。

  宽阔的马路,山湖环绕,一排排崭新的商品房依湖而建。7年前,这里还是荒地一片,如今,这座规划46平方公里的新城镇拔地而起。

  一切因武咸城铁而改变。

  2009年,武咸城铁开工建设,省委、省政府提出,依托城铁站点,打造“一站一城”,位于贺胜桥站的梓山湖新城被列为全省首个城镇化试点。

  “几年来,我们完成了路网、生态改造等,引进了一批开发商,吃穿住行游功能一应俱全。”湖北梓山湖生态新城投资有限公司相关人士表示,未来几年,这里座新城将能满足15万人居住。

  梓山湖新城所在的咸宁市贺胜桥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新城90%以上的房子都是武汉人买走了,很多人周末来这里休息,也带火了贺胜桥的鸡汤。

  梓山湖新城只是城铁带动新型城镇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四条城铁沿线,已崛起多个新城镇。

   承接产业转移,引资也引智

  乘坐武冈城铁在黄冈西站下车,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映入眼帘。

  这里便是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冈产业园,规划面积37平方公里。

  黄冈市发改委综合科科长石志宏表示,2014年6月,武冈城铁开通后,黄冈市委、市政府提出,借助武冈城铁等基础设施优势,全面承接武汉产业转移。去年,黄冈市与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合资公司,注册资金5亿元,分别占股20%、80%,共同建设该产业园。

  目前,该产业园在建项目6个,基础设施项目4个,引进物流企业3家。“明年还将投入10多亿元用于园区市政道路建设。”石志宏表示,根据目前招商引资情况,该园区预计明年可以新增10个项目。

  同样,依托铁路优势,咸宁市与东湖高新区在咸宁开发区共同打造光谷南产业园,并引进了喜马拉雅等一批光电子企业。

  咸宁市铁路办主任古祎表示,城铁已经成为一个城市招商的品牌,对吸引外来人才发挥了巨大作用。生产高档易拉罐的奥瑞金包装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在咸宁南站附近投资10多亿元建设工厂,看中的就是城铁资源,其高管和核心技术团队大部分来自武汉,每周乘城铁往返。

  黄石市政府相关人士则透露,除了承接产业转移,城铁的便捷,也让更多在武汉居住的人才尤其是年轻人,愿意来黄石创业。(来源:湖北经济新闻)